古二 渐冻症
一、核心事件与背景
古二的身份与健康危机
古二(程骏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2004-2008),后于纽约电影学院深造影视制作,曾以导演身份入围戛纳电影节短片单元,履历优秀。
渐冻症确诊:2019年确诊渐冻症(ALS),医学资料显示该病平均存活期3-5年,患者会逐渐丧失运动能力直至呼吸衰竭。其病情已导致语言功能和腿部肌肉退化。
病情归因争议:古二指控在《繁花》剧组期间长期熬夜写作、兼任生活助理(如做饭、送药),高压环境加速病情恶化。但医学机构尚未确认直接因果关系。
《繁花》剧组的权益纠纷
署名权剥夺:古二称2018年以“生活助理”身份加入剧组,月薪仅3000-6000元,却承担核心剧情创作(如李李复仇线、阿宝外贸线),最终仅获“前期责任编辑”署名,编剧署名归属秦雯。
录音证据:2025年8月公布的录音中,王家卫要求古二“写故事结构交给秦雯改编”,秦雯被指对关键情节(如“宝延风波”)缺乏了解,依赖古二补充。
职场霸凌指控:古二描述申请休息时遭王家卫警惕质问:“你想问我要什么?”;更提及编剧许某曾将喝过的鱼汤吐回碗中羞辱他。
二、维权行动与舆论发酵
孤注一掷的曝光
2025年8月起,古二通过社交媒体发布剧组录音维权,揭露王家卫私下贬低演员(如称唐嫣“装”、陈道明“装文化人”)、秦雯涉特权脱罪等争议。
反制与打压:同年9月,其公众号“古二新语”因“违反平台规定”被封号,所有内容清空。
公众与法律的分歧
舆论支持:多数网友认为古二作为绝症患者,维权是“生命倒计时的悲壮抗争”,揭露行业权力垄断。
法律质疑:律师指出古二维权对象错位(应起诉制作公司而非个人),且私录对话涉嫌侵犯隐私权,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三、行业反思与待解问题
系统性权益缺失
底层编剧普遍面临“试稿白嫖”“合同陷阱”“署名剥夺”等问题。古二案暴露知名项目中顶层资源垄断的痼疾。
伦理拷问
当“艺术追求”沦为压榨借口,行业对生命的漠视引发公愤。秦雯“白玉兰最佳编剧”头衔遭质疑,网友呼吁彻查其“袭警后靠人脉脱身”等争议。
现状与困境
古二病情持续恶化,语言功能严重退化,司法程序进展缓慢。
公众持续追问《繁花》奖项正当性,要求建立创作者权益保障机制。
关键分歧点
立场 核心观点 代表声音
支持古二 绝症患者用最后尊严揭露行业黑幕 “上位者动动嘴皮就窃取他人一生心血”
法律理性派 维权需合规,私录侵犯隐私 “同情弱者,但谁惨谁有理会破坏规则”
行业改革派 事件暴露系统性剥削 “艺术光环不能掩盖对生命的践踏”
四、医学补充:渐冻症与肯尼迪病
部分资料澄清古二所患实为“肯尼迪病”(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症状类似渐冻症但进展较缓慢。无论具体病种,其肌肉萎缩、语言退化的现状已严重影响生存质量。
事件本质:这场风暴既是绝症患者的尊严之战,也是影视行业积弊的集中爆发。真相需法律厘清,但古二以生命为代价提出的拷问——关于创作者权益、职场伦理与权力制衡——已推动公众对行业生态的深层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