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方没想到,冻结俄几千亿的西方,连中方船只都不敢上,乖乖放行。   西方对俄罗斯

波览历史 2025-11-10 11:11:58

俄方没想到,冻结俄几千亿的西方,连中方船只都不敢上,乖乖放行。   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有多狠,对中国的态度就有多谨慎。一边是动辄冻结数千亿资产、出台超万项限制措施的强硬打压,一边是面对中国货船“伊鹏3号”时连登船检查都不敢贸然行事的妥协退让。   这种天差地别的对待,不仅让俄罗斯始料未及,更赤裸裸暴露了国际博弈的底层逻辑。   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迅速撕下“规则至上”的伪装,美国率先将俄罗斯踢出SWIFT系统,欧盟紧随其后冻结俄罗斯约2000亿欧元海外资产,其中90%都由比利时的欧洲清算银行掌控。   为了给乌克兰持续“输血”,西方更是突破国际法底线,2024年G7峰会直接敲定将冻结资产产生的利息转给乌克兰,2025年上半年就已转移101亿欧元,90%都用于购置军事装备。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还提出更激进的方案,计划以这些冻结资产为担保,向乌克兰提供 1400亿欧元“赔偿贷款”,试图把别人的资产当成自己的“提款机”。   可这套“抢钱式”制裁,在欧盟内部早已埋下分裂的种子。意大利、法国和比利时率先站出来反对,理由直戳要害:   担心俄罗斯通过国际法院发起巨额索赔,自己沦为“冤大头”。   比利时的顾虑尤为现实,作为冻结资产的主要托管地,一旦俄方起诉,欧洲清算银行将首当其冲承担法律责任。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更是直接警告,没收俄资产会让欧盟金融体系彻底失去信誉,未来没有国家敢再将外汇储备存到欧洲。   这种内部撕裂让西方的强硬底气大打折扣,1400亿欧元的援助计划至今未能达成一致,只能在争议中搁置。   对此大俄肯定不会毫无表示,莫斯科不仅将西方企业在俄资产转入需政府特批的“C类账户”,还通过国际法院发起多起诉讼,2025年10月更是向欧洲清算银行发出律师函,警告其配合资产转移将面临“无限责任索赔”。   但受限于经济结构单一的短板,俄罗斯能源出口虽能维持基本盘,却难以撼动西方的制裁框架,3000亿美元海外资产至今仍处于冻结状态,成为无法动用的“死账”。   同样面对西方的指控,中国“伊鹏3号”的遭遇却完全不同,2024年11月,波罗的海两条关键海底光缆受损,芬兰全国通信陷入混乱。   西方仅凭“事发时经过相关海域”这一模糊证据,就将嫌疑锁定在运载俄罗斯化肥的中国散货船“伊鹏3号”上,丹麦军舰随即对其实施拦截。   就在外界以为西方会重演对俄制裁的戏码时,事情的发展却走向反转。   面对无端指控,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亮明立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主权船舶享有豁免权,坚决反对任何未经许可的登船检查。   中方没有被动应诉,而是主动邀请德国、瑞典、芬兰、丹麦四国参与联合调查,同时明确底线,欧洲代表仅能以观察员身份参与,调查主导权必须掌握在中方手中,禁止欧方进行独立刑事调查或录音取证。   这种既展现合作姿态、又坚守主权底线的应对方式,让西方找不到发难的借口。   直到2025年4月,瑞典海事事故调查委员会发布的最终报告,也只能承认无法确定“伊鹏3号”存在故意破坏行为,这艘货船早已在事先通报相关国家后顺利复航。   西方不敢对中国轻举妄动,核心原因在于双方深度绑定的经济利益难以切割,德国联邦统计局2025年10月的数据显示,前8个月中德贸易额达到1634亿欧元,中国重新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   德国工业对中国的依赖更是深入骨髓,93.5%的稀土、90.4%的石墨都要从中国进口,大众汽车在华销售额占比接近一半,奔驰、宝马也超过三成。   2025年中国对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后,仅奔驰、宝马就有3万辆美国产车型受影响,直接增加成本15亿元,保时捷更是出现销量狂跌26%、利润剧缩99%的困境。   这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格局,让西方在对华摩擦中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对比伊朗的境遇,更能看清这种实力博弈的本质,面对西方制裁,伊朗之所以能底气十足,正是因为中俄的务实支持。   中国通过 “半成品 + 实物交换” 的模式,将发动机、底盘等关键部件伪装成普通货物出口伊朗,用铜、锌等大宗商品完成结算,绕开西方金融封锁。   俄罗斯则直接向伊朗交付米格 - 29 战机,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从安全层面提供支撑。   这种多维度的合作让伊朗得以突破孤立,而这背后,正是中国产业链优势和俄罗斯军事影响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种差异并非源于西方突然敬畏规则,而是中国早已掌握了博弈的主动权。   我们既有着让西方不敢轻易得罪的经济实力,又懂得运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规则保护自身权益,更能通过联合调查、多边合作的方式化解危机。   俄罗斯的遭遇给世界敲响了警钟,国际社会从来没有绝对的公平,所谓规则永远要靠实力来支撑。   信息:《配合调查后,中国货船“伊鹏3号”复航》——环球时报

0 阅读:0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