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为谈俄乌冲突时说: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支持俄罗斯。对此有网友评论说:“脸不红,心不跳,弥天大谎”。只是在这方面佩服张维为,他有这样的能力:用温文尔雅的态度,将谎话娓娓道来。看上去好像是在讲真话。、 张维为说“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支持俄罗斯”,这话根本经不住现实的打脸,联合国的投票结果早把这份说辞撕得明明白白。 2025年俄乌冲突满三周年的时候,联合国大会上,乌克兰联合不少国家提了个决议草案,核心就是让俄罗斯赶紧从乌克兰领土撤军,还得承认乌克兰的主权完整。投票结果一出来,93票赞成、18票反对、65票弃权,明明白白摆着。 还有一份美国提的“和平道路”决议,修正之后也以93票赞成、8票反对、73票弃权通过,法德英这些国家还加了个“重申支持乌克兰领土主权”的修正案,照样得到多数国家认可。 这两份投票里,明着站俄罗斯那边的最多才18个国家,接近百个国家都站在对面,所谓“绝大多数支持”,连最基本的票数都圆不上。 更有意思的是,那些被含糊算作“支持者”的弃权国家,其实压根没站俄罗斯这边。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安理会表决完发言,只说要“推动危机政治解决”“凝聚和平共识”,压根没说过要“支持俄罗斯”,反而特意强调得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原则。 巴西、阿根廷这些南美国家的态度也很清楚,他们弃权是怕战争越闹越大,可不是认可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巴西总统都公开说过“不能靠武力改边界”,这话里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印度常被说成是“俄罗斯的伙伴”,可一直保持中立,既没参与制裁俄罗斯,也没给俄方送过任何军事援助,总理莫迪还多次呼吁双方“回到谈判桌前”,从来没说过支持这场冲突。 真正在行动上支持俄罗斯的国家,掰着手指都能数完。公开投反对票的18个国家里,大多是人口还没百万的小国,除了叙利亚、朝鲜这些传统盟友,找不出一个有地区影响力的国家。 就连俄罗斯自己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其他成员国也只是表面上给点外交默契,哈萨克斯坦直接说“不承认俄对乌东部地区的吞并”,亚美尼亚更是偷偷加强了和欧盟的合作。 乌克兰那边,光是“自愿联盟”会议就有几十个国家参加,北约一直在协调成员国给乌克兰送武器,欧盟不仅计划用冻结的俄罗斯资产帮乌克兰,还在琢磨新的对俄制裁措施,这些实打实的支持,和俄罗斯的“孤立无援”比起来,反差实在太明显。 张维为明显是把“不反对”“不制裁”偷偷换成了“支持”,这套偷换概念的话术确实玩得溜。 非洲有60多个国家,大部分在联大投了弃权票,他们的想法很简单——“不想卷入大国博弈”,可不是“支持俄罗斯”,非盟还专门发了声明,呼吁“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东盟十国更是集体保持中立,新加坡外长甚至直言“武力扩张对谁都没好处”,这些表态怎么看都和“支持”沾不上边。 就连俄罗斯自己的外交表态都透着没底气,外长拉夫罗夫和美国国务卿通话时,只敢说“俄方立场不变”,压根没提“得到多数国家支持”,这种沉默本身就是最实在的答案。 把弃权票硬算成支持票,把中立立场曲解成站队,张维为这套操作确实深谙误导人的门道。 他用温文尔雅的语气说话时,绝不会提那些扎眼的数据——全球193个联合国成员国里,明确反对涉乌主权决议的只有18个,占比还不到10%,连“少数”都算不上,更别提“绝大多数”了。 他也不会说,那些所谓的“支持者”里,没有一个发达国家,没有一个地区大国,全是些在国际舞台上没什么话语权的小国。 他更不会说,俄罗斯为了争取支持,不得不拿出大量能源和粮食援助当交换,可就算这样,也没换来更多国家公开站队。 这种把少数说成多数、把中立说成支持的话术,本质上就是利用信息差制造错觉。听众要是没看过联大投票记录,没听过其他国家的公开表态,很容易被“绝大多数”这种模糊的词汇带偏。 可只要稍微查查数据,看看这些国家的实际行动——是给乌克兰送武器还是给俄罗斯送援助,是投票支持主权决议还是反对,答案就一清二楚了。 张维为之所以能把这种明显的谎言说得像真话,无非是掐掉了关键信息,只留下对自己有利的碎片,再用流畅的表达包装起来,让不明真相的人觉得听起来有理。 但真相从来不是靠话术堆出来的,联合国的投票单、各国的外交声明、国际社会的实际行动,早就把这份“弥天大谎”拆得明明白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