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美国人开始羡慕中国制度了。有美国学者这么概括:美国是资本控制国家,国家听资本

渺远的云娱乐说 2025-11-11 12:39:57

现在美国人开始羡慕中国制度了。有美国学者这么概括:美国是资本控制国家,国家听资本的,中国则是国家控制资本,资本听国家的。这是没错的,但问题的关键是,为何中国能够做大让资本听命于国家的。 要弄明白中国为啥能做到这点,得往根上扒,回头看建国初期的路,就知道这盘子从一开始就定了调。那会儿刚推翻三座大山,官僚资本被彻底收归国有,民族资本也通过公私合营纳入计划经济体系。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有经济在工业产值里占比超过 70%,能源、金融、交通这些命脉全攥在国家手里。这可不是简单的 “国进民退”,而是给整个经济安上了 “压舱石”,确保不管后来怎么放开搞活,核心领域都不会被资本拿捏。 改革开放后允许资本回来唱戏,但规矩一直没松过。邓小平当年就明确说过,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社会主义也能搞。这话的潜台词是,资本可以赚钱,但得在划定的圈子里玩。 90 年代国企改革搞 “抓大放小”,看着是给民资腾空间,实际上石油、电力、铁路这些 “大国重器” 始终攥在国家手里。2003 年国资委成立,更是把国有资产的管理系统化,到 2025 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已经突破 300 万亿元,在关键行业的控制力只强不弱。 真正体现管控能力的,是对付那些想 “越界” 的资本。2021 年阿里因垄断被罚款 182.28 亿元,这数字当时惊了全网,但懂行的都知道,这只是开始。紧接着《反垄断法》修订,明确禁止 “平台二选一” 这类资本霸凌行为。 2024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直接亮出 “资本红绿灯”,清清楚楚划明哪些领域能闯、哪些碰都不能碰,民生领域不准资本无序扩张,科技领域鼓励资本入局攻关,这种精准调控可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 美国那边为啥做不到?看看他们的游说体系就明白了。2024 年美国游说支出突破 40 亿美元,华尔街、硅谷的资本大佬每年砸钱给议员,光金融行业就花了 5.6 亿美元。 2008 年金融危机,政府拿纳税人的钱救了银行,结果银行转头就给高管发巨额奖金,后来连个像模像样的金融监管法案都推不动。中国压根没这土壤,资本想搞游说门都没有,政策制定从来都是盯着国家整体利益,比如 “双减” 政策一出来,再大的教育资本也得乖乖转型,没人能搞特殊化。 中国的管控从来不是 “一刀切” 的打压,而是引导资本往该去的地方走。脱贫攻坚那几年,国家引导民企到贫困地区投资,光恒大、阿里这些企业就投入了上千亿,建工厂、搞电商助农,这不是资本自发的慈善,而是政策引导的结果。 疫情期间更明显,国企率先复工复产保障物资,民企跟着转产口罩、防护服,资本的力量全被拧成一股绳,要是换了美国,资本早跑去炒口罩价格发国难财了。 公有制经济的 “压舱石” 作用在关键时刻最管用,2023 年能源价格暴涨,国际资本想趁机炒作,国内的中石油、中石化顶着亏损保障供应,油价始终稳得住。要是像美国那样能源被几大石油巨头垄断,老百姓早就得承受天价油价。金融领域更明显,国有银行占银行业资产的 60% 以上,国家说降房贷利率,立马就能落地,不会像美国银行那样只顾着自己的利润。 还有个关键点是 “全国一盘棋” 的组织能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核心,从中央到地方的调控渠道特别顺畅。比如要搞 “双碳” 目标,国家一划定能耗红线,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都得跟着调整产能。 浙江的光伏企业、广东的新能源汽车厂,都是在政策引导下做大的,资本的逐利性被引到了绿色发展的轨道上。这种统筹能力,美国那种联邦制根本学不来,各州各自为政,资本想钻空子太容易。 2025 年市场监管总局的数据显示,当年共查处垄断案件 136 起,罚没金额超 50 亿元,但同时民间投资增长了 8.2%。这组数据说明啥?管控和发展从来不矛盾。 中国不是要消灭资本,而是要让资本成为发展的助力,不是阻力。就像当年搞深圳特区,允许资本进来,但始终坚持 “社会主义方向”,现在深圳成了创新高地,这就是国家管控资本的智慧,既给足空间,又拉紧缰绳。 对比美国近几年的乱象,就更明白这种模式的价值。美国资本炒作虚拟货币、搞 AI 垄断,实体经济空心化越来越严重,政府想管却被资本牵着鼻子走。中国这边,资本被引导着投芯片、投高端制造,中芯国际、华为这些企业能顶住制裁搞突破,背后就是国家把资本从虚火领域拉回实体经济的结果。 总的来说,中国能让资本听话,靠的不是强硬打压,而是一套 “基础牢、规矩清、方向明” 的体系。公有制经济打底子,法律法规立规矩,政策引导指方向,再加上 “全国一盘棋” 的组织力,资本自然能被管得服服帖帖。 这不是谁学就能学会的,是几十年从实践里磨出来的真功夫,也是美国那些被资本绑架的政客最羡慕的地方。

0 阅读:0
渺远的云娱乐说

渺远的云娱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