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小诸葛”白崇禧向蒋介石献策:反正打不过解放军,不如集中全部兵力,南下干掉越南! 白崇禧这人,1893年出生在广西桂林一个回族家庭,从小就接触军事,早早进了保定军官学校学打仗。毕业后他混进桂系军队,跟李宗仁他们搭伙,慢慢爬上高位。北伐时候,他带着第七军一路打到山海关,帮着桂系站稳脚跟。中原大战里,他指挥部队跟其他军阀干架,保住了广西那块地盘。抗日战争打起来,他当上副总参谋长,参与过桂林防御战,可日军还是冲进来了,没挡住。战后1946年,他坐上国防部长位置,可蒋介石对他不放心,总防着桂系势力大。1947年才让他真正带兵,去华中对付刘邓部队。淮海战役那会儿,他没听蒋介石的话增援徐州,这事儿让两人关系更僵。1948年国民大会,李宗仁选上副总统,桂系跟蒋介石的矛盾彻底闹大,白崇禧被当成眼中钉。 话说1949年初,国民党在大陆上输得一塌糊涂,部队只能往南缩。白崇禧撤回广西老家,手里还握着十五万左右的兵力,美国那边扔来七千五百万美元援助,让他有点底气。他赶紧让人修从越南边境到龙州的公路,为的就是接海上来的物资。国民党高层乱成一锅粥,白崇禧觉得大陆守不住了,就琢磨新出路。他算盘打得精,越南那边正乱,法国想收复殖民地,美国撑着保大政权,胡志明领导的越南民主共和国跟他们掐架。白崇禧想,国民党部队南下,联合法国人打胡志明,在越南北部站稳脚,搞游击战,慢慢攒力气再反扑大陆。这主意不是白日梦,早年有些势力就用过类似招数发展自己。他把方案用电报发给台湾的蒋介石,蒋介石一看,也觉得可行,就点头同意了。国民党部分高层也认可,说在多方势力搅和的地方,说不定能找出路。 其实这个计划听着冒险,国民党部队打了好几年仗,早累坏了,士兵想家不想远走。装备补给也跟不上,真进越南能不能活下去都难说。越南情况比想象复杂,当地人对外来军队不欢迎,语言不通,地形不熟。白崇禧手下有些人看清形势,不愿再耗,暗中泄露情报。解放军推进快,很快就占了中越边境镇南关,堵死退路。国民党残兵有三万左右进了越南,可法国当局只许借道,不让长期待。结果这些兵在越南没法组织有效行动,补给断,疾病多,很快就散了。 白崇禧生平挺曲折,早年投军是为混口饭吃,桂系起家靠的是广西本地资源。他跟蒋介石关系一直别扭,蒋用他的军事本事,又怕他抢风头。抗日时他指挥过几次战役,台儿庄战役他帮着李宗仁打了胜仗,可整体上国民党内部派系斗得凶。战后他当国防部长,本该大权在握,可蒋介石直接下命令给部队长,架空了他。1948年他支持李宗仁选副总统,这事儿让蒋更忌惮桂系。1949年蒋下野跑台湾,白崇禧一度想和谈,可解放军过长江占南京,和谈黄了。他退守广西广东西南山区,试图重整旗鼓。 南下越南这事儿,得从当时国际背景说起。1945年胡志明宣布越南独立,法国不干,派兵回来打,美国在背后帮保大想建亲美政府。越南成了大国博弈场,白崇禧觉得国民党能钻空子,借法国之力灭胡志明,占北越做基地。这计划有历史影子,南宋时有人提过向南扩张求生空间。国民党内部主退派早就在衡宝战役时讨论过撤越南。白崇禧派李品仙秘密联系保大国王,想以志愿军名义进驻,帮保大对抗胡志明。蒋介石赞同,还告诉顾祝同他们。可执行起来难,国民党兵力武器物资都不够,黄杰兵团进了越南也只能借道,没建基地。 国民党败局定下来,关键是丢了民心,军事计划再巧也没用。白崇禧军事才能有,但脱离实际,忽略当地支持的重要性。共产党成功靠群众基础,胡志明在越南也一样。国民党进越南,重蹈大陆覆辙,孤立无援。计划破产后,白崇禧部队被解放军围歼,莫文骅指挥下势如破竹。白崇禧从广西逃海南,又飞台湾,继续在国民党政权混,但影响力小了。1966年他死在台湾,73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