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高层一个没跑掉!土耳其霸气逮捕令,内塔尼亚胡、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以色列国防军参谋长扎米尔、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等都在逮捕人员名单。 中东这块儿最近直接炸出个狠活儿,土耳其突然甩出一张逮捕令,把以色列的高层几乎一锅端了,连总理内塔尼亚胡都没放过,这波操作直接看傻了一圈人。 要知道在国际上,敢这么明火执仗对另一个国家的核心领导层下逮捕令的,除了土耳其还真没几个,更别说一抓就是37个,把以色列当初拍板出兵加沙的决策圈子全给列进去了。 这事儿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首席检察官办公室7日正式发声明官宣的,不是什么小道消息,实打实的官方动作。 名单一出来,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分量——排在最前面的就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这位在任上跟周边国家硬刚了好几年的政坛大佬,这次直接成了被通缉的嫌疑人。 跟他一起上榜的还有一串响当当的名字:国防部长卡茨,手里攥着以色列军队的指挥权;国防军参谋长扎米尔,是军方的核心智囊;还有以强硬出名的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这人之前就因为放话要对加沙下狠手出过大名。 更狠的是,当初以色列内阁里所有投票赞成出兵加沙的成员,一个都没跑掉,全被土耳其划进了这37人的名单里,等于把以色列的战争决策层来了个“连窝端”。 可能有人要问,土耳其凭啥敢这么硬气地怼以色列,还直接下逮捕令?这可不是一时冲动,背后的恩怨和实打实的指控都摆着呢。 土耳其方面说得很明白,抓这些人是因为他们涉嫌在加沙地带犯下了“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行,这话可不是随便说的,有具体的事儿撑着。 最核心的就是加沙战争造成的惨重伤亡,根据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卫生部门统计,从2023年10月开打以来,加沙死了快6.9万人,受伤的超过17万,这里面光儿童就死了1.8万多。 除了人命,加沙的医院、学校、水电这些基础设施也被砸得稀烂,以色列还卡着人道主义援助的口子,导致当地老百姓连吃的都成问题,饿肚子的大有人在,这人道主义危机可不是闹着玩的。 还有件事儿让土耳其特别恼火,就是今年9月的“全球坚韧船队”事件。当时有4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志愿者,凑了50多艘船,装着食品和药品要送到加沙去,说白了就是想冲破以色列的封锁,帮衬一下受苦的老百姓。 虽然物资不多,但象征意义特别大,是想让全世界都看看加沙有多难。结果以色列军方直接在公海就拦下来了,把船上的人全扣了,后来分批驱逐出境,不少志愿者说在被拘着的时候还遭了虐待和侮辱。 这事儿当时就激起了不少国家的不满,土耳其作为一直挺巴勒斯坦的国家,更是把这笔账记在了心里。 这张逮捕令一出来,两边的反应直接两极分化。哈马斯那边立马就表态欢迎,说这能看出土耳其对人道主义是真上心,够仗义。 但以色列那边就炸毛了,外交部长萨尔直接在社交媒体上骂街,说这是土耳其的“最新宣传噱头”,还反过来怼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说他是“独裁者”,在国内打压反对派,根本没资格谈人权。内塔尼亚胡政府更是放话,说这张逮捕令就是废纸一张,根本不顶用。 不过话说回来,咱们也得客观看,这张逮捕令虽然说得狠,但真要执行起来,其实没那么容易。国际上的司法管辖就是这样,土耳其的逮捕令只能在土耳其境内生效,只要内塔尼亚胡这些人不去土耳其,就压根没被抓的风险。 之前国际刑事法院也通缉过内塔尼亚胡,结果也一样,只要不往缔约国跑就没事儿。所以说,土耳其这招更多是外交上的重拳,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作用,就是要在道义上把以色列钉在耻辱柱上,让它在国际上更被动。 要说土耳其为啥这么跟以色列过不去,根子还是在长期的恩怨和地缘竞争上。埃尔多安领导的土耳其一直挺支持哈马斯,哈马斯的海外办公室有一个重要据点就在土耳其,两边关系一直不错。 而且哈马斯最早是从“穆兄会”分出来的,而土耳其政府跟“穆兄会”的关系也不一般,这层渊源让土耳其自然就站在了哈马斯这边。 更重要的是地缘利益,现在加沙战后谁来管、怎么重建,成了中东各国争夺的焦点,土耳其想在里面插一脚,甚至有可能派兵维和,但以色列坚决反对。 另外在整个中东地区,土耳其和以色列一直在抢影响力,以色列之前空袭伊朗、卡塔尔这些事儿,都动了土耳其的利益,两边的矛盾早就积了一堆。 但就算实际抓不到人,土耳其这波操作的杀伤力也一点不小。现在以色列本来就因为加沙战争在国际上口碑差到极点,不少国家都在谴责它,土耳其这张逮捕令等于是火上浇油,让更多人关注以色列的“战争罪行”。 对内塔尼亚胡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他本来在国内的支持率就因为战争下滑不少,现在又多了这么一张国际通缉令,不管能不能执行,都是个巨大的政治污点。 而且土耳其这么一搞,等于在伊斯兰世界树立了一个“反以”的标杆,说不定还会有其他国家跟着效仿,到时候以色列的外交处境只会更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