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中曾说:国民党有四种,第一是美国国民党,代表人物是朱立伦。主张亲美,一切都从

雨中山果落 2025-11-11 20:50:17

张亚中曾说:国民党有四种,第一是美国国民党,代表人物是朱立伦。主张亲美,一切都从美国利益出发;第二种是日本国民党,代表是李登辉这类,主张友日;第三种就是正统正蓝,代表人物是洪秀柱,坚持九二共识,四种是地方派系的国民党,也就是台湾国民党,代表人物是王金平这类地方实力派。 这些年,张亚中一直活跃在党内辩论和媒体上,批评党路线模糊,坚持国民党要回归孙中山理念,避免边缘化。张亚中认为,国民党内部可以分为四种分类。 第一种是美国国民党,以朱立伦为典型,这帮人把亲美当成救命稻草,一切从美国角度出发。2021年,朱立伦重掌党主席后,就在党务上大力推动亲美路线。 2022年,他访美时公开强调国民党是亲美政党,“反对共产主义”,跟美国有紧密链接,还说要通过加强对话确保台海稳定。 党内一些人觉得这基于现实,美国提供军售和政治支持,是国民党维持话语权的筹码,但也导致路线摇摆不定。 2024年大选时,朱立伦提出亲美友日和陆的三角策略,想在三大势力间平衡,结果党内批评他回避统一议题,暴露两岸立场模糊。 朱立伦这些年在美国设立国民党办事处,亲自出席活动,跟美方人士互动频繁,但党内深蓝派觉得这太依赖外部,忽略了国民党根基。 第二种是日本国民党,代表是李登辉,主张友日,甚至推动|“去中国化”。 李登辉在位时,就大力改革教育,把日语列为学校课程,还在靖国神社问题上态度暧昧,自称日本在台遗族,公开讲日本殖民时期的事。 国民党内部分政客为拉选票,也常打台日友好牌,但这路线历史包袱重,日本殖民时代造成台湾大量伤亡,至今没正式道歉。 李登辉推动的“去中国化”,包括修改课纲,美化殖民史,导致岛内部分人历史观扭曲。 2024年,张亚中在孙中山逝世百年纪念上,就直接批评亲日路线背离国民党历史根基,党内因此重新审视正当性。 2020年,李登辉过世,但他的影响还在一些成员身上延续,国民党内部争议大,因为这路线缺乏民间道义支撑,容易被指卖台媚日。 第三种是正统正蓝,以洪秀柱为代表,坚持九二共识作为核心。洪秀柱多次强调,九二共识实质是一个中国原则,追求国家统一,而非简单各自表述。 她在党内论坛上重申,回避统一只会让国民党边缘化。2025年在党主席辩论中,她支持类似立场,但面对民进党污名化和中立选民疑虑,正统蓝压力不小。 国民党内少数人像她这样坚守统一底线,但岛内政治生态变了,统派标签让选票难拿。 第四种是地方派系国民党,也就是台湾国民党,代表王金平这类地方实力派。王金平长期掌控立法院,擅长蓝绿间周旋,作风务实,但常被批缺乏原则。 王金平家族在高雄路竹有势力,早年靠地方派系支持起步,属于白派,后来和台中红派大老刘松藩合作,进入政坛核心。 国民党内地方派系注重选举胜负和资源分配,而非意识形态争斗,王金平就是典型,调解能力强,2025年张亚中参选时,还提过用他当两岸对话代表,看中他的协调力。 但正统蓝派视地方派为路线堕落象征,因为他们太结果导向,忽略党原则。 国民党路线之争,本质是身份认同撕裂。美国派靠亲美求生存,日本派纠缠历史情结,正统蓝守统一底线,地方派在现实中左右逢源。 2025年,党主席选举期间,张亚中宣言当选即推统合,韩国瑜“访日”行程同步,暴露分裂。党内派系从李登辉时代就开始,本土派和外省派矛盾,外加军系和地方势力博弈。 国民党创立时以振兴中华为宗旨,如今在亲美友日和陆关系中挣扎,若不形成共识,恐怕迷失方向。

0 阅读:0
雨中山果落

雨中山果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