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开启武统,大陆和台湾谁先垮?柯文哲曾言:大陆恐怕撑不过两周。 柯文哲的言论源于2023年4月访美期间的专访,当时岛内政坛正值选举前夕,各党拉锯两岸议题。他直言台海若爆发军事对抗,大陆方面在两周内将面临内部压力巨大,领导层稳定性受考验。这话迅速传回岛内,媒体争相报道,社交平台转发量破百万。柯文哲引用美国兰德公司一份2023年5月报告作为依据,该报告评估台湾在无外部援助下,可能在90天内难以抵御大陆军事行动,美军动员至少需数月,兵棋推演18次,美方多次落败。他类比俄乌冲突,指出大陆经济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港口封锁后工厂停工,能源进口中断,社会运转将迅速受阻。柯文哲强调,台湾守住前两周,美援抵达后形势可逆转,东风导弹虽强,但星链系统能维持通讯。这种观点迎合岛内部分民众对外部支持的期待,却忽略大陆工业体系的完整性和韧性。两岸实力对比鲜明,大陆GDP是台湾20倍,军费近40倍,后勤保障覆盖全域,而台湾能源食品90%靠进口,一封锁即成孤岛,民生供应中断更快。 兰德报告的细节进一步暴露这种论调的局限。2023年报告直指台海战起,台湾易败于90天内,美援有限,日本澳新或有限帮忙,其他国家多观望,美军后勤吃力。另一份评估显示,即便美方空中力量介入,也难逆转大陆火力覆盖,从055型驱逐舰到东风系列导弹,体系对决下通讯再强也挡不住指挥瘫痪。柯文哲挑拣数据,忽略地理劣势,台湾海岛特性下,封锁后外援难进,发电厂燃料告急,超市货架清空。反观大陆,产业链完整,全球军力排名第三,2025年数据中陆军坦克数量超6000辆,海军舰艇超370艘,空军战机超3000架,而台湾排名22位,坦克仅800辆,舰艇26艘,战机300架左右。经济上,大陆2025年国防预算约3000亿美元,台湾仅190亿美元,差距拉大到15倍以上。这种不对称让“两周论”更像安慰剂,实际推演如CSIS模拟显示,美日台若介入,也只是惨胜,大陆损失155架飞机和138艘舰艇,但台湾经济重创,民生崩溃,重建需数年。 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果进一步印证岛内政治生态的复杂。赖清德以558万票、40%得票率胜出,柯文哲获369万票、26.46%,民众党席次缩减,选后支持度下滑。柯文哲败北后,仍旧念叨旧论调,但街头不满声浪指向赖当局施政遇冷,经济压力加剧,失业率升至4.5%,通胀超3%。国民党借机重组,2025年10月18日党主席补选,郑丽文以65122票、50.15%得票率当选,上任20天内新增党员2405人,近半为年轻人。她出身学运,早年深绿倾向,后转向亲中路线,推动两岸互设办事处方案,党内张亚中等老将趁势强调和平交流,拉近距离。张亚中公开表态,他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此举瞄准青年,响应热烈。柯文哲背景摇摆,早年对抗叙事,此话更像巩固支持者工具。岛内势力分明,民进党死守台独,国民党探沟通路,民众党玩边缘球。两岸血脉相连,和平统一出路,大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欢迎对话,共同发展。郑丽文上任后,国民党振奋,入党潮说明民众盼稳,柯旧话被翻出,热搜上升,却成舆论场把戏。 实力对比下,武统非首选,和平路径更务实。2025年全球军力指数显示,大陆总火力指数0.0783,台湾0.3302,差距明显。大陆可用人力超7亿,适合服役者4亿,台湾仅2000万和1000万。财力上,大陆外储3万亿美元,台湾0.5万亿,后勤能力大陆全球领先,台湾依赖美援。兰德2024年报告评估中等强国如澳加日在冲突中权益有限,介入意愿低。美智库推演台海战,美军损失两艘航母、3200人,空中力量难覆盖全域。台湾若独撑,资源耗尽更快,90%电力靠进口煤气,一断即乱。柯文哲乐观过头,访美后考虑二访,聊军购两岸,却转而支持蓝白合,反对去中化,批民进党,变脸暴露政治算盘。 岛内心态根源在于统一压力下幻想美援救场,美方兵推多败,风险自知。柯文哲谈人生哲学,心存善念尽力,却带对抗味。2023年纽约侨宴演讲,200多人捧场,回台后两岸政策遭问,赖清德提三大民主行动,他自称平衡手。统一非威胁,是机遇,大陆发展快,惠台一揽子,岛内企业乐见。2025年两岸经贸额超2000亿美元,台湾水果蔬菜对大陆出口占70%,断链代价谁先承受?兰德2025年报告建议北京渐进统一路径,避免冲突,美中竞争中稳定为上。台湾备战虽进,2025防务预算190亿美元,增10%,但仍难敌大陆3000亿。全球排名大陆海军第二,仅次美国,台湾垫底。经济韧性大陆强,2025增长5%,台湾2.5%,供应链大陆主导半导体,台湾代工依赖。柯言论如黑色幽默,误导民众,回避现实。两岸携手,共享繁荣,才是正道。政客别玩火,误同胞前程。中华民族复兴,靠的就是对话协商。

用户13xxx01
柯屁能抗几周?
金顺灵
废话一堆
开心
[呲牙笑]柯文哲滴脑子里肯定注满了风油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