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乌克兰发布最新消息 2025年11月,乌克兰国家电力公司发布消息称,由于俄罗斯发动大规模导弹与无人机袭击,乌克兰能源系统严重受损,哈尔科夫州、苏梅州和波尔塔瓦州实施紧急停电以分配电力。 俄罗斯军队通过高精度武器与无人机群协同作战,动用包括“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在内的打击力量,精准锁定电力核心节点攻击。这种打击确实形成了“摧毁易、修复难”的不对称消耗,虽无“300倍成本差”的官方核算,但摧毁设施的成本远低于修复投入是明确事实。 美国2025年1月曾签署对外援助审查令(非单针对乌克兰),并非持续冻结对乌援助90天,且当月泽连斯基就澄清对乌军事援助未停止;欧盟已通过担保协议提供5亿欧元贷款支持乌克兰购气,还计划通过相关机制追加援助。 乌克兰虽已完成132亿立方米越冬天然气储备目标,但因能源设施遭袭减产,仍需额外融资19亿美元进口天然气,目前已募集到大部分资金,并非无法购气储备过冬。 乌克兰受袭各州大规模停电后,当地民众供暖、供水受到严重影响,医院只能靠柴油发电机维持关键运转。 民生困境引发的社会压力,让这场能源战成为“耗得起”与“耗不起”的较量——乌克兰陷入“摧毁-修复”的循环,元气持续消耗,而俄罗斯凭借精准打击和后方保障掌握了一定主动权。 事实上,泽连斯基当局去年冬天并未在能源战中占据主动,当时乌克兰同样遭遇大范围停电和供暖危机;当前俄乌仍在互相袭击对方能源设施,战局处于拉锯状态,并非俄罗斯“必将占据绝对主动”。 俄乌这场能源战,说白了就是拿老百姓的日子当筹码。 俄军专打电力核心设施,毁起来容易修起来难,纯靠消耗拖垮乌克兰;美欧的援助又磨磨唧唧、缺口不小,没真正帮乌克兰扛住压力。 最惨的还是普通民众,大冬天停暖停电,医院都得靠发电机硬撑,这哪是打仗该有的样子?能源战早不是单纯的军事对抗,核心是民生的较量。 大国博弈里,平民永远是最无辜的受害者。真要想解决问题,别光算战略账,得先把老百姓的基本生活保障放在心上,不然再厉害的战术,也藏不住背后的残酷。 各位读者朋友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