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器人,这几天市场都在传高盛的小作文,说高盛于3-6日组织了人形机器人供应链调研,对9家企业展开研究,结论如下(1)无一家企业手握确定性订单; (2)企业却都在大举扩产一人形机器人规划年产能高达10万-100万台; (3)预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138万台初看高盛的调研,只看到了产能没看到订单,而且就算有订单,这9家企业的产能就打满2035年全球总需求了,这不是妥妥的产能过剩么?那必然会导致后续的价格战,导致各家企业利润率迅速降低,走上光伏企业内卷的老路?但仔细想想,面对如此崭新、技术变幻迅速的产业,供应商不可能拍着脑子自己瞎生产。但供应商既然已经真金白银的在为10w-100w的产能做准备,自然是有信息依据的,只是因为商业保密的原因,所有信息都在“水下”罢了。而且最近高盛有两篇报告明显在操控舆论,一篇是做空小米的,一篇是唱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机器人板块已经下跌很多了,高盛在机器人高位时不提醒要下跌,等跌下来了再唱空,什么居心不用多说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