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乌克兰外交部宣布了! 2025年11月13日,乌克兰外交部宣布,因缺乏成果,乌克兰方面至少在今年年底之前将停止与俄罗斯进行和平谈判。(据央视新闻报道) 谈判桌冷场,战场就升温。乌克兰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基斯利察点破真相:今年五月、六月、七月连谈三轮,俄方代表带着“铁笼子里的命令”来开会,每句话都得请示克里姆林宫,谈什么都是僵局。连最人道的战俘交换都卡壳——1200人的交换名单,实际完成不到三成。这种谈判,再谈下去不过是给俄罗斯当外交道具。 无人机呼啸着替和平“代言”。就在谈判停摆的同一天,乌军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七天內发动三批FPV无人机突击,士兵们说“每次击中都需非凡勇气”。而六月那场震惊军事界的“蛛网行动”,乌军用廉价无人机奔袭俄军西伯利亚深处基地,把战场前后方概念彻底碾碎。当炸弹成为日常语言,和平协议自然失声。 俄罗斯把“停火”当筹码要价。乌方在谈判中一再要求立即停火、在前线实现“全面静默”,却换来俄方甩出一纸备忘录,里面塞满 Ultimatum式要求。扎哈罗娃反咬一口称乌方“破坏和平意愿”,殊不知正是这种倒打一耙的叙事,让谈判桌变成了外交羞辱场。 西方军援还在输血,战场见真章。库尔斯克方向的乌军部队一天内记录俄军140多次无人机攻击、1300多发炮弹,但宣称“战线动态仍在我控制中”。只要乌克兰还能靠盟友武器撑住战场,克里姆林宫就难真心回到谈判桌——毕竟普京要的是乌克兰低头认下领土既成事实,而基辅宁愿用无人机对话。 最苦的永远是普通人。停电的夜晚、逃难的火车、永远等不到亲人归来的战俘家属……当双方在谈判桌上互相指责时,这些镜头几乎成了战争注脚。和平谈判中止不是终点,而是更漫长黑暗的开始。剑拔弩张时,期待奇迹不如看清现实:没有平衡的筹码,就没有真正的和平。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