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他被开除党籍,戴着手铐走完长征,开国大典前,毛主席问他:“你为何不来

风景繁华 2025-11-13 15:53:15

1935年,他被开除党籍,戴着手铐走完长征,开国大典前,毛主席问他:“你为何不来看我?”[ok] 1932年,朱光来到鄂豫皖苏区,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很快担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秘书长。 在反“围剿”作战中,他多次参与制定作战方案,展现出过人的军事指挥才能。 然而在1932年底的小河口会议上,他直言不讳地批评张国焘的军事指挥失误,这个举动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被错误打成“右派”后,朱光的处境十分危险,当时不少持不同意见的同志遭到迫害。 他因为写得一手好字,又擅长绘制军事地图,这些技能让他得以保全性命,组织上决定让他戴罪立功,继续留在队伍中发挥作用。 长征开始后,朱光成了戴着镣铐的行军者,白天他戴着手铐赶路,背上还背着沉重的宣传用品;晚上则换上脚镣,在营地刻写标语、绘制行军地图。 三次翻越雪山时,他穿着单薄的衣衫,冻得浑身发紫;三次穿越草地,沉重的脚镣屡次陷进泥沼,险些被沼泽吞没。 即便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他刻写的“打土豪分田地”等标语依然沿途传播,激励着战士们前进的步伐。 红军在懋功会师后,他和廖承志被调去创办红色中华通讯社。 虽然仍在监视下工作,但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新闻事业中,为红军留下了珍贵的战时报道。 后来,中共中央西北局在宁夏同心城为朱光平反,恢复了他的党籍,这段历经磨难的岁月不仅没有击垮他,反而让他的革命信念更加坚定。 抗战时期,朱光担任129师宣传部长,转战太行山区,他编写的战地宣传材料通俗易懂,很受战士和群众欢迎。 解放战争期间,他奉命奔赴东北,先后担任长春市委书记等职,为解放区的政权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朱光接到南下主政广州的命令。 途经北京时,他在中南海与毛泽东重逢,两位老战友回忆起当年在延安平分莎士比亚著作的往事,毛泽东还特意手书《长征》诗相赠。 在广州工作的十几年间,朱光牢记党中央的嘱托,着力推动城市发展。 他主持兴建了广州钢铁厂等一批重点企业,大力推进城市绿化,主持建设了华侨新村,如今广州街头挺拔的木棉树,很多都是当年他倡导栽种的。 这位被毛泽东亲切称为“江南才子”的革命者,用他坎坷而光辉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信仰。 看了朱光老前辈的故事,心里真是感慨万千,评论区也特别热闹,大家各有各的看法。 “最佩服的,是他在绝境中的那份担当,戴着手铐长征,这是多大的冤屈和磨难?” “可他没有消沉,反而把分内事干得漂漂亮亮,标语照写,地图照画,这才是真豪杰,信仰不是挂在嘴上的,是在行动里的,骨头硬,心却热,这点最让人动容。” “同意!是金子在哪都发光,戴着手铐也能长征,还能为队伍做贡献,这意志力没谁了。” “给我看泪目了,想想自己遇到点不公就抱怨,看看老前辈,真是惭愧,这才是真正的职业精神,逆境中更能见格局。” “我反而更欣赏他敢跟毛主席‘夺书’的性情,这说明他内心纯粹,有股天真烂漫的劲儿。” “在领袖面前不唯唯诺诺,保持平等的交流,甚至开得起玩笑,这种真性情在后来是非常难得的。” “他的才华和趣味,让他没有被身份完全束缚,保留了一个有趣的灵魂。” “这种性情在特殊时期也容易吃亏啊,小河口会议要不是那么直率,可能也不会受那么多罪,不过话说回来,可能也正是因为他这个性格,才敢当面反对张国焘。” “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真好!能一起抢书,还能互相赠诗,这种上下级关系让人羡慕。” “作为广州人,必须投‘主政广州’一票,戴镣长征是传奇,但把南方这座大城从消费城市变成工业基地,种下满城木棉,建起华侨新村,这才是实实在在的造福一方。” “他能文能武,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城,是少有的全才。” “现在中山纪念堂那边的木棉树,好多都是那时候种下的,夏天红彤彤一片,真是城市的记忆。” “他保护侨汇的政策非常得有远见,为后来改革开放广东能吸引大量侨资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这个故事最触动我的,是‘才’与‘德’的完美结合,他有才,但不恃才傲物,戴镣铐时依然尽职尽责;他有德,有坚定的信仰,但又不失真性情和人文趣味。” “我们现在培养孩子,是不是太偏重分数和技能,忽略了这种完整人格的塑造?” “深受启发,以后教书育人,更要在品德和韧性上多下功夫。” 是那个特殊的时代造就了朱光这样复杂而精彩的人格,还是他这样的人格无论放在哪个时代,都能成就一番不平凡的事业?欢迎您在评论区畅所欲言,分享您的真知灼见! 信息来源:“江南才子”--朱光——博白先锋

0 阅读:82

猜你喜欢

风景繁华

风景繁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