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禁止进入神农架深处?一位60多岁的巡山员告诉我:别看神农架拥有大量高等植物和珍稀动物,但这是禁区,要是执意闯入,就是在拿自己的命开玩笑。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要知道神农架深处全是没开发的野山,海拔从几百米飙到3105米的神农顶,峡谷深不见底,暗河藏在腐叶下,沼泽看着像草地,巡山员说他年轻时带科考队进去,有个学生踩空暗河,幸好系了安全绳,不然早成“失踪人口”了。 今年3月就出过事,官门山景区2名游客偷偷进山徒步迷路,晚上气温降到0℃以下,浑身发抖地躲在丛林里,救援人员带着绳索、照明灯找了近1小时才找到,这还是离景区近的区域。 真到了核心深处,手机没信号,连求救电话都打不出去,《湖北日报》当时报道说,类似的迷路案例每年都有四五起,运气差的连踪迹都找不到。 更要命的是天气,可能上一秒还晴着天,转眼就下暴雨、起浓雾,能见度不足10米,方向都辨不清,巡山员的罗盘都失灵过好几次,普通人进去就是“睁眼瞎”,迷了路连回头的机会都没有。 地形的险还只是明面上的,活物带来的威胁更藏不住。 神农架里的黑熊、野猪可不是动物园里的“乖宝宝”,随着保护力度加大,它们数量越来越多,活动范围也扩到了深处禁区。 今年4月就发生过惊险事,4名林业工人在小黄龙偃附近作业,电锯声惊动了带幼崽的母熊,母熊直接冲出来示威,4人赶紧爬树躲避,被困了1个多小时。 最后出动了消防、公安、林业等30多人,用无人机热成像定位,才把人救下来,幸好没受伤。 巡山员说,他见过黑熊扒开猎人的帐篷,还见过野猪拱翻采药人的背篓,这些动物在深处没见过人,一旦觉得受威胁就会攻击,人赤手空拳根本没法抗衡。 除了猛兽,还有看不见的危险,那就是带病菌的蜱虫,被叮了可能得脑炎,有毒植物更是藏在草丛里,比如箭毒木,汁液碰到伤口就危及生命,普通人根本认不出来。 更深的“禁区逻辑”藏在生态保护的根上,不是不让进,是进不起、碰不得。 神农架深处是《神农架国家公园保护条例》划定的严格保护区,这里的生态系统完整又脆弱,除了科研需要根本不让任何人进。 今年11月,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的团队还在核心区调研巴山冷杉,这树种是生态系统的“指示器”,对气候变暖特别敏感,它的生长状态直接反映全球碳循环变化,稍微惊扰都可能影响研究数据。 更别说里面的珍稀动植物,金丝猴、珙桐都是国家一级保护的,人进去踩一脚,可能就毁了它们的栖息地,采挖一棵珍稀植物,就可能让一个种群的生存受威胁。 今年4月林区文旅局发的公告里写得清楚,非法进入不仅要罚款,要是破坏生态,还得负刑事责任,之前就有驴友采挖野生兰花,被罚款还留了案底,这可不是小事。 最戳心的是,一旦在深处遇险,不仅自己没命,还得拖垮救援人员。 3月那起迷路救援,只是在景区附近,就动用了公安和景区几十人,找了近1小时,要是在核心区,地形更复杂,信号全没有,无人机都找不到目标,救援难度翻十倍。 巡山员说,前几年有个驴友闯禁区失踪,几十人搜了半个月才找到,最后还牺牲了一名救援队员,这代价谁承担得起? 而且按《旅游法》规定,非法进入遇险的救援费得自己掏,之前有个人被困三天,光救援费就花了十几万,钱没了是小事,命没了就啥都没了。 所以说禁止进入神农架深处,从来不是“不近人情”,是对生命的敬畏,对生态的负责。 巡山员守了一辈子山,见多了危险,也懂透了这片土地的脆弱,他的话不是吓唬人,是用经验堆出来的真理。 那些觉得“能征服自然”的人,别拿自己的命当赌注,更别拿生态当儿戏。 《神农架国家公园保护条例》的红线、救援队员的汗水、科研人员的坚守,都在说同一个道理:禁区的牌子立在那,不是挡路的,是保命的,更是护着这片“华中生态屏障”的。 真想去神农架,就在游憩区逛逛,看看公开的风景就够了,非要往深处闯,那不是探险,是对生命不负责。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