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在上海的高架上,两名外国男子骑着共享单车上高架,一名男子坐在高架的石墩上,另一名男子在车流中为其拍照。 网友说一眼看就知道是印度人,当时这两个印度人单车骑得非常快,然后到了中间就停下来拍照,因为是堵车状态,车子缓行着被爆料者拍下这一幕。 这事儿看着离谱,其实藏着两个不能忽视的问题——一是对交通规则的漠视,二是不该有的地域标签。先说说这离谱的行为本身,上海的高架属于城市快速路,早就明确禁止非机动车驶入,别说共享单车,就算是电动自行车也不能上。堵车缓行不代表安全,高架上的机动车哪怕龟速挪动,也有视线盲区,石墩旁的空隙本就狭窄,坐在上面的人稍微探头,就可能被路过的车辆剐蹭,而拍照的人只顾着取景,完全没留意后方来车,这简直是把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当儿戏! 再说说网友那句“一眼就知道是印度人”,这话真的欠妥。两个人的违规行为,凭什么要扣到一个国家的人头上?不管是印度人、美国人,还是中国人,只要违反交通规则,就该被纠正、被处罚,地域从来不是违规的借口,更不该成为贴标签的理由。现实里,也有本国人偶尔心存侥幸闯禁区,难道就能说“某省人都爱违规”?显然不能。这种刻板印象,不仅不公平,还容易引发不必要的对立,完全没必要。 其实大概率是这两位外国朋友对中国的交通规则不熟悉,加上安全意识淡薄,才闹出这种危险操作。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每年来旅游、工作的外国人不少,部分人可能没留意到非机动车禁入高架的标识,或者不清楚快速路和普通道路的区别。但这不能成为违规的挡箭牌——不管来自哪个国家,到了一个地方遵守当地法规,都是最基本的素养,既保护自己,也尊重他人。 想想都捏把汗!高架上的车流再缓,也都是几吨重的机动车,哪怕轻微碰撞,对血肉之躯的骑行者来说都是风险。共享单车上架时,企业就贴过“禁止驶入高速、高架”的提示,路边的交通标识也有明确指引,就算看不懂中文,看到其他车辆都是机动车,也该意识到这里不是自行车该来的地方。更让人费解的是拍照的行为,为了一张照片,把自己置于车流之中,这种“冒险式打卡”真的得不偿失。 再说了,上海能拍照的美景太多了,外滩的夜景、武康路的老建筑、陆家嘴的天际线,哪一个不比高架上的车流安全又出片?就算想拍城市交通,也该在地面安全区域,而非跑到禁止非机动车进入的高架上。这两位外国朋友可能是想记录旅途,但选对地方、守住安全底线,才是旅行的前提。 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你来自哪个国家、是什么肤色,违反了交通规则,就该接受相应的处罚。而我们作为旁观者,更该聚焦“违规行为”本身,提醒大家遵守规则,而不是给某个群体贴标签。或许相关部门可以在热门景点、交通枢纽多设置一些双语交通提示,让外国朋友能更清晰地了解规则,但这绝不是违规的借口——安全意识,从来都该靠自己主动绷紧。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