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号,加拿大召开的七国集团外长会议结束了,并且发表了联合声明,当然,中国仍是其中的关键词,总共被提到了三次,那么如何评估这份声明当中对中国的表述呢? 声明无理指责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军用物资及武器”,甚至将中俄之间正常的经贸合作曲解为俄乌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一直保持客观中立立场,严格管控民用军用双重用途物资出口,从未向冲突双方提供过致命武器,这些指控完全缺乏事实依据。 与此同时,G7国家却在持续升级紧张局势——美国上个月对俄罗斯石油企业和卢克石油实施了新制裁,英国承诺出资修复乌克兰能源设施,加拿大宣布制裁俄罗斯无人机研发人员,究竟是谁在真正火上浇油,事实已经很清楚。 声明还妄称反对“武力改变台海现状”,鼓噪支持台湾“有意义地参与国际组织”,这完全无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事实,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不容外人插手,G7打着"关切"的幌子,实际上是想借台湾问题来打压中国发展,他们对中国增加核力量说三道四,要求中国公开更多信息,却对美国在核裁军上的责任和AUKUS带来的核扩散风险装聋作哑。 中国一直把核力量控制在保卫国家安全的最低限度,而美国作为世界头号核大国,动不动就退出军控协议。 这种"只许自己乱来,不许别人自卫"的做法,赤裸裸地暴露了G7在核问题上的双标和虚伪,G7外长声明对中国的各种指责,说白了就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崛起感到心慌。 近年来,中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正逐步改变西方长期主导的国际秩序,G7试图通过构建“价值观同盟”,将中国塑造为“规则破坏者”,以维系其日渐式微的霸权地位。 然而,此类围堵策略难以奏效,一方面,G7内部对华立场并不一致:法国总统马克龙曾提议邀请中国领导人参与G7峰会,寻求在中美间保持平衡,德国、意大利等国则更关注与中国在气候变化、经济复苏等议题上的合作。 另一方面,该声明缺乏实质性举措,更多停留在口头表态,例如在重建乌克兰能源设施方面未达成具体协议,仅称将“考虑提供食品供应”,此类“雷声大、雨点小”的做法,进一步削弱了G7的国际公信力。 针对G7的无端指责,中方已迅速作出回应,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指出,声明“罔顾事实、颠倒黑白,蓄意污蔑中国,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中国在和平与安全领域是“纪录最佳的大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与防御性国防政策。 在乌克兰危机里,中方积极斡旋劝和促谈,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提出十二点和平倡议,于台海问题上,中方凭借《反分裂国家法》等国内立法,笃定捍卫国家统一。 在核政策方面,中国恪守“自卫防御”原则,核武规模远小于美国,G7的指责恰恰反映其自身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漠视。 总体来看,G7外长会联合声明中有关中国的表述,是一场背离事实的政治闹剧,其通过捏造不实信息、滥用双重标准等手段,企图遏制中国发展、维护西方霸权。 然而,这种逆时代潮流的行为不仅难以得逞,反而凸显G7影响力和道义合法性的持续衰落。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始终秉持公正、开放、包容的理念,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带来更多机遇。 如果G7真心希望应对全球性挑战,就应摒弃冷战思维与意识形态偏见,停止操弄涉华议题,转而与中国在气候变化、经济复苏、非传统安全等广泛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否则,其终将被时代洪流所淘汰,沦为国际社会的笑柄。 历史已经证明,唯有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G7自导自演的这场闹剧,终将黯然收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