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印度昨天宣布了 在2025年11月13日拿下挪威大 订单价值达2.

海边骑车的自在者 2025-11-14 08:47:14

快报!快报! 印度昨天宣布了 在2025年11月13日拿下挪威大 订单价值达2.2亿美元,用于建造6艘高端化学品船。为何印度能够抢到这单生意? 说穿了,这单生意的核心就是“政策砸钱+风口踩准”的双重巧合。莫迪政府近几年把“印度制造”喊得震天响,光是造船业就砸了几百亿卢比补贴,新技术船舶的补贴最高能到30% 。这笔真金白银直接转化成了价格优势,印度给出的报价比中日韩低了15%,还承诺比韩国快4个月交船,对船东来说,省钱又省时的诱惑确实难拒绝。 更关键的是,印度这次踩中了全球航运的“减碳风口”。挪威订单要求的化学品船,是按冰级1A标准打造的高端货,能在北欧结冰海域航行,还装了混合动力系统,能切换成甲醇或LNG燃料,完美契合国际减排要求。印度直接跳过传统柴油机,专盯替代燃料船型,正好戳中了挪威船东的环保需求,相当于在赛道上选对了最热门的方向。 全球船东的“分散风险”心态也给了印度机会。这些年中日韩垄断了90%以上的造船订单,不少船东不想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愿意给新兴玩家试错机会。印度这次接单的SDHI船厂,是重组了破产的老船厂后重新运营的,背后还有政府背书,让挪威方面多了一层信任。 但绕不开的现实是,这单生意更像一次精准的“政策红利+市场风口”匹配,而非印度造船业真正实现了技术赶超。印度造船的全球份额还不到1%,核心设备和设计大多依赖进口,说白了还是“组装式造船”。基础设施滞后、技工短缺、产业链不完善这些硬伤都没解决,这次订单能不能按时按质交付,还得打个问号。 印度想靠补贴和风口弯道超车,野心不小,但造船业是重技术、重积累的行业,不是靠短期砸钱就能站稳脚跟的。这次订单是开门红,可后续能不能持续接住大单,才是对“印度制造”真正的考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海边骑车的自在者

海边骑车的自在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