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查不知道,原来我国之所以在稀土方面占据如此巨大的优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个名叫

小茹吖 2025-11-14 09:17:17

不查不知道,原来我国之所以在稀土方面占据如此巨大的优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个名叫徐光宪的大科学家,“从 0 到 1",创造性地开创出了一种全新的 “串级萃取法”,这才使得我们开始在稀土产业独占鳌头! 稀土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却是现代工业的 “命脉”,小到手机芯片、新能源汽车电机,大到导弹制导、卫星导航,没它根本玩不转。 业内都叫它 “工业维生素”,缺了这味 “药”,再先进的装备也得变成 “废铁”。 可谁能想到,几十年前的中国,在稀土领域连 “喝汤” 的资格都没有。建国初期,我们手里握着全球三分之一的稀土储量,却连最基础的分离技术都没有。 只能把稀土原矿当成 “土疙瘩” 低价卖给国外,一吨原矿卖几百美元,人家加工成高纯度稀土后,转手就能卖几十万美元。 这种 “捧着金饭碗要饭” 的日子,我们过了整整三十年。 这一切的改变,都要归功于一个叫徐光宪的大科学家。他用一套 “串级萃取法”,硬生生把中国稀土从 “0” 拉到了 “1”,让我们在这个领域彻底站稳脚跟,甚至独占鳌头。 上世纪 50 年代,全球稀土分离技术被少数西方国家垄断。他们把核心工艺当成绝密,连设备图纸都不肯透露半个字。 徐光宪当时在北京大学任教,接到国家任务时,手里只有一堆稀土原矿样本,连像样的实验设备都凑不齐。 他没抱怨条件艰苦,反而带着团队一头扎进了实验室。稀土里有 17 种元素,性质极其相似,要把它们分开,就像在一堆长得一模一样的豆子里挑出不同品种,难度可想而知。 他和团队泡在实验室里,白天做实验,晚上算数据。没有计算机,就用算盘和草稿纸,一张纸一支笔,硬生生推导了上千组公式。 经过上千次失败,他们终于摸索出 “串级萃取法” 的核心逻辑。通过多级萃取池的连续操作,让稀土溶液在不同浓度的萃取剂中反复反应,把 17 种元素精准分开,纯度直接冲到 99.99%。 这套方法一出来,直接颠覆了全球稀土产业。 以前国外分离稀土,不仅成本高得吓人,纯度还达不到 99.5%。徐光宪的方法不仅把分离成本降低了 70%,纯度还甩了国外几条街。 就因为这 0.49% 的纯度差距,国外的导弹制导精度得差上百米,高端芯片的性能直接打折,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效率也提不上来。 很快,中国稀土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上世纪 80 年代起,我们从原来的稀土进口国,变成了全球最大的稀土出口国。 全球 80% 以上的高纯度稀土分离加工,都得靠中国。日本、美国的高科技企业,不管是造芯片还是做军工产品,都得从中国进口高纯度稀土。 徐光宪的贡献,远不止一套技术那么简单。他让中国在稀土这个战略资源领域,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 现在的中国,不仅是稀土加工大国,更是技术强国。我们的稀土分离技术已经更新到第六代,纯度能稳定在 99.999% 以上,全球没一个国家能比。 美国这些年总想在稀土上卡中国脖子,可他们忘了,核心技术在我们手里。他们搞芯片禁令、技术封锁,却在稀土领域反过来依赖中国。 更有意思的是,我们早就不是单纯卖稀土产品了。徐光宪的 “串级萃取法” 衍生出了一系列专利技术,现在全球稀土行业的标准,很多都是我们制定的。 国外企业要想用这项技术,就得交专利费。这就像我们搭建了一个 “收费站”,别人要过这条路,就得按规矩交钱。 未来,只要我们守住技术底线,持续创新,在稀土领域的领先地位,就没人能撼动。

0 阅读:7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