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前首相石破茂在《每日新闻》上发表的言论,惊呆了日本舆论。石破茂表示:“明治维新最大的动力,不是日本人的勤奋,而是从清朝掠来的2.3亿两白银。”这番言论在日本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 日本街头的历史宣传册上,总把明治维新画成 “全民奋斗图”:西装革履的学者和扛着工具的工人并肩,硬是把落后岛国拽进强国行列。 东京的明治神宫前,常年有家长带着孩子来 “感受奋斗精神”,教科书里更是把改革者吹成 “民族脊梁”。 可石破茂的话一落地,这张精心绘制的 “奋斗图” 就被戳出了大窟窿。 说起来,明治维新刚起步时,日本根本没底气谈发展。 全国五百多个藩国各自为政,幕府将军靠 “参勤交代” 折腾大名 —— 让他们每年轮流住江户当人质,光路费就能拖垮中等藩国。 经济更是烂摊子,佐渡金银矿挖空后,将军就铸劣质货币坑百姓,一碗米的价钱三年涨了十倍。 在1837 年的日本天保饥馑时,农民没饭吃只能啃树皮,跟着武士造反却被幕府镇压,十二万大军杀得村庄血流成河。 武士也不好过,不少人借商人的钱挥霍,最后耍无赖赖账,京都的绸缎商十家有九家被拖垮,幕府还帮着武士出 “弃捐令” 销账。 1895 年《马关条约》的侵略赔款,成了日本的 “救命钱”。 2 亿两军费加 3000 万两赎辽费,凑够 2.3 亿两白银。这笔钱能买当时日本最优质的大米 46 亿石,够全日本吃十年。 可清朝百姓却在卖儿女,山东有农户为缴赋税,把刚成年的女儿卖当丫鬟,换的钱还不够交十分之一的税。 日本没把这笔血钱用在民生上。 日本学者尾杉定夫的档案显示,84.7% 的赔款砸进了军营。陆军用这笔钱招了十万新兵,配齐了当时最先进的村田步枪;海军则造了 “富士” 号战列舰,火力比北洋水师的 “定远” 舰还强三倍。 靠赔款建的八幡制铁所,第一年就产钢 1.6 万吨,占日本全国钢产量的 98%。这些钢材没造农具,全用来造炮弹,二战时轰炸重庆的炸弹,不少原料就来自这里。 就算投给京都帝国大学的钱,也专设 “军事工程”“殖民管理” 专业,教学生怎么统治殖民地。 石破茂只敢提 “掠夺”,绝口不提 “侵略”。他没说 1894 年丰岛海战,日军不宣而战击沉 “高升” 号,1100 名清军官兵沉入海底。 更讽刺的是,日本右翼还在洗白。高市早苗公开说 “明治维新是自力更生的奇迹”,甚至称甲午战争是 “帮中国觉醒”。 这种颠倒黑白的话,居然能在日本议会堂说出口,可见历史谎言毒多深。 现在的日本还在走老路。 2025 年防卫预算飙到 9.9 万亿日元,要采购 100 枚远程巡航导弹,射程能覆盖中国东部沿海。 他们还计划恢复征兵制,把服役年龄放宽到 39 岁,这和当年扩军的套路一模一样。 可时代早变了。日本 70% 的重稀土靠中国出口,90% 的石油要走马六甲海峡。 去年中国暂停对日出口红磷,日本半导体工厂就停了三成产能。 真敢重走侵略路,先不说打不赢,供应链一断,他们的汽车、电子产业就得崩盘。 石破茂的话像根刺,扎破了日本的历史泡沫。 可真正的反思,不是只算经济账,而是要承认侵略罪行,给那些死在日军刀下的中国人一个交代。 我们这代人记得,当年清朝弱,才任人宰割;如今中国强了,谁也别想再欺负我们。 靠掠夺堆起的繁荣,就像沙滩上的城堡,海浪一冲就塌。唯有正视历史、和平发展,才能站得稳当。这道理,日本该早点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