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一记“反手掏”,又从DeepSeek挖来了核心人才,让董明珠昔日那句“挖人家的人,偷人家的技术”再次被推上热搜。这句话如同深谷回响,在各大互联网平台不断传播,听得人心里五味杂陈,也不禁让人感叹:这年头,果然“有钱能使鬼推磨”。 董明珠的话不是空穴来风,当年格力被挖角时的痛,如今仍能透过这句话感受到分量。但在AI赛道厮杀正酣的当下,人才流动早已不是“偷”那么简单。 数据不会说谎,2024年AI行业核心人才缺口超百万,顶尖算法工程师年薪普遍突破500万,头部企业抢人如同抢黄金,下手慢一点就可能错失关键技术突破。 雷军的“挖人术”向来直接,小米创办初期就集结了摩托罗拉、谷歌等企业的技术骨干,如今进军AI,自然延续了这套“拿来主义”。可这背后,是中小企业的无奈与辛酸。 DeepSeek作为本土AI新势力,好不容易培养出的核心团队被挖走,研发节奏被打乱不说,前期投入的数亿培养成本几乎打了水漂。这样的“零和博弈”,真的是行业之福? 有人说人才流动是市场规律,可规律之下更该有底线。如果企业都不愿沉下心培养人才,只想着坐享其成挖墙脚,长此以往,谁还愿意投入资源做基础研发? 董明珠的愤怒,本质上是对行业浮躁风气的抵制。格力多年来坚持自主培养人才,研发投入占比常年保持在5%以上,这样的坚守,不该被当成“老古董”的笑话。 雷军和小米的成功有目共睹,但在AI人才争夺上,是否也该多一份责任与担当?与其花天价挖现成的,不如拿出部分资金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培养本土人才。 行业的健康发展,从来不是靠“挖墙脚”决出胜负,而是靠技术创新与生态共建。当所有企业都陷入抢人内耗,最终受损的,只会是整个中国AI产业的竞争力。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小米雷语 雷军 雷军营销争议 雷军职场金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