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国民党“立委”徐巧芯在接受岛内媒体专访时表示,吴石是大陆人民的英雄没错,有人在台北马场町去祭拜也是应该的,吴石为了理想被派来台湾,随后配合大陆解放台湾,也没错! 这话一出,岛内舆论瞬间分成两派。绿营政客跳出来急着泼脏水,说徐巧芯 “通陆卖台”,甚至给她扣上 “背叛党国” 的帽子。 但不少台湾民众却悄悄点赞,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留言:“终于有人敢说真话了,历史不该被捂着盖子。” 还有老一辈台湾人回忆,小时候听长辈提过马场町的故事,只是没人敢细说其中的来龙去脉。 吴石到底是谁?能让两岸对他的评价如此牵动人心。他出生于福建闽侯,早年投身革命,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一路见证了中国近代的风云变幻。 解放战争后期,吴石看透了国民党政权的腐败无能,心中的家国情怀让他做出了关键选择 —— 秘密联系中共地下党组织,成为潜伏在台湾的 “密使一号”。 1949 年,吴石带着重要的军事部署情报前往台湾,表面上继续在国民党军队中担任要职,暗地里却把台湾的防御工事、兵力部署等核心信息源源不断传回大陆。 这些情报为解放军解放沿海岛屿、规划解放台湾的战略提供了关键支撑。 可潜伏之路注定充满危险,1950 年,因叛徒出卖,吴石的身份暴露,被国民党当局逮捕。 面对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吴石始终坚守气节,没吐露半个字的秘密。 同年 6 月 10 日,56 岁的吴石在台北马场町刑场遇害,一同牺牲的还有他的助手聂曦等人。 1953 年,大陆追认吴石为革命烈士,他的事迹后来还被写进史料,成为两岸共同铭记的英雄故事。 徐巧芯敢说这话,其实并不意外。近年来,台湾年轻一代对真实历史的渴求越来越强烈。 台大历史系 2023 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台湾青年希望了解 “二战后台湾地下工作者” 的真实历史,而吴石的故事正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段。 徐巧芯作为年轻一代的国民党 “立委”,显然看到了这种民意变化,她的表态既是对历史真相的尊重,也是对年轻选民诉求的回应。 有人质疑,吴石是 “国民党的叛徒”,怎么能被称为英雄?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吴石的理想从来不是依附某个党派,而是追求国家统一、民族复兴。 当时的台湾正处在白色恐怖笼罩下,他冒着满门抄斩的风险传递情报,图的不是个人名利,而是让两岸早日结束分裂状态,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这种超越党派的家国情怀,值得任何一个中国人敬重。 台北马场町如今已经建成纪念公园,园内的纪念碑上刻着数十位牺牲者的名字,吴石的名字赫然在列。 这些年,总有两岸民众悄悄来到这里献花祭拜。他们中有大陆来台的游客,有台湾本地的历史爱好者,还有吴石亲友的后代。 有祭拜者说:“英雄不分地域,不管是大陆还是台湾,为国家统一牺牲的人,都该被永远记住。” 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从来都是连接同胞情感的纽带。吴石为了国家统一献出生命,他的理想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追求。 徐巧芯敢在岛内公开为吴石正名,敢说 “祭拜合情合理”,本质上是对两岸共同价值的认同,是对历史正义的坚守。 如今的台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醒。他们不再被绿营的谎言蒙蔽,不再害怕谈论统一,不再回避两岸共同的历史。 只有铭记共同的历史,才能凝聚共同的情感,才能让两岸同胞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携手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