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比亚以“造成环境污染”为由向中国企业“索赔”800亿美金,此事一出闹得沸沸扬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件事还要从2025年2月说起,赞比亚谦比希地区,一场二十年不遇的持续强降雨加上人为破坏的防渗膜,让中国有色矿业旗下的湿法冶炼公司遭遇了尾矿坝溃坝事故。 事故发生后企业连夜行动,在19日凌晨3点半就完成了溃口封堵,随后按政府要求开展修复治理,还依据损害赔偿报告给受影响的农户都做了赔偿。 本以为事情就此平息,没想到7个月后突然冒出一则索赔消息,一百多名民众(后来证实实际授权的只有11人)向法院提交请愿书,张口就要800亿美金的环境修复基金,还要额外2亿美金的紧急救助款,这事儿一下就在国内外炸了锅。 要知道赞比亚整个国家2023年的GDP也才275.78亿美元,这800亿差不多是人家三年GDP的总和,说是狮子大开口都算是保守了。 其实看看赞比亚政府的表态就能明白这里面的门道,8月7日政府首席发言人专门开了新闻发布会,明确说局势已经恢复正常,水体pH值和重金属浓度都在下降,供水公司早在2月24日就恢复运行了。 到了9月10日,副总统还亲自去现场调研,对企业的处置方式和治理成果给出了肯定。这些官方信息和所谓的"天价索赔"形成了鲜明对比。 更有意思的是这份请愿书至今都没被法院正式受理,明眼人都能看出其中的蹊跷。 中国有色矿业也很快发布公告,直言索赔缺乏依据,已经请了当地律师团队积极应对,从目前情况看这事儿对公司经营没造成重大影响,毕竟今年以来他们的股价还涨了150%多,市场用脚投票的态度很明确。 要说中企在赞比亚的环保投入,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就拿中色卢安夏公司来说,他们正在推进的28号竖井抽排水工程,至今已经抽了4432万立方米的水,完成了总排水量的44%。 抽出来的水不仅没浪费,还用来灌溉农田、供给下游发电站,在干旱的时候帮着缓解了供电短缺的问题,而且全程都在监测水质,确保不会造成污染。 他们生产的5N级高纯阴极铜还拿到了伦敦金属交易所的注册,这可是国际市场对品质和环保标准的认可。这些实打实的投入和成效,比那些空口白牙的索赔要有说服力得多。 再往深了想,赞比亚的铜矿业本来就是国家经济的命脉,中资企业在这里深耕多年,带来的不仅是投资还有技术和就业。 这次索赔事件发生在铜带省,这个地区的经济对矿业依赖度极高,难免会有一些势力想借着环保的由头搅局。而且熟悉当地情况的人都知道,赞比亚的政治周期里,类似的议题很容易被拿来炒作。 但不管背后有什么复杂因素,有几个基本事实是改变不了的:事故发生后企业及时处置了,政府也认可了治理成果,索赔金额远远超出合理范围,甚至不符合基本的经济常识。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中方企业一直依照当地法律合规经营,出了问题也积极担责,同时会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其实在海外经营的中企,环保一直是重中之重,毕竟谁也不想砸了自己的招牌。这次谦比希的事件,既有天灾也有人为因素,企业该承担的责任一点没推,该做的修复也都到位了。 反观那些喊着天价索赔的人,连基本的授权人数都对不上,提交的请愿书也得不到法院受理,更像是一场博取眼球的闹剧。 赞比亚政府的理性表态和中企的务实行动,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毕竟中赞在矿业领域的合作不是一天两天了,双方都清楚只有互利共赢才能走得长远,这种经不起推敲的天价索赔,注定只能是热闹一场,成不了气候。
赞比亚以“造成环境污染”为由向中国企业“索赔”800亿美金,此事一出闹得沸沸扬扬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5-09-23 10:49: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