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技术谈判像一场慢速拔河,日本把轴承、光刻胶、减速器攥得死紧,中国用高铁轴承、ArF胶、五轴机床一点点往回拽。 中日技术谈判的“拔河”张力,在光刻胶领域绷得最紧。 日本企业攥住的不只是市场份额,是半导体制造的核心命脉——全球七成到九成的光刻胶市场,锁在信越化学、东京应化这些日企手里,高端ArF光刻胶的市占率甚至压过九成。 这种垄断扎在纯度与工艺的极致里,单信越化学一家就在群马县摆了四座工厂,用垂直整合织成技术闭环。 谈判桌上,日企常把专利交叉许可、产能分配当筹码,把光刻胶供应和设备采购绑在一起,逼中国企业缩窄选择空间。 南大光电2024年把25吨ArF光刻胶产能落在宁波基地,产品罩住90nm到7nm制程,过了中芯国际的验证,年收入一下子冲过1.2亿元,分辨率和线宽粗糙度已经贴近日京应化的同类产品。 上海新阳的ArF干法光刻胶在28nm制程跑通小批量量产,金属杂质含量卡进5ppb以下,正推着长江存储这些大厂做导入验证。 2024年国内ArF光刻胶国产化率踩住5%的线,2025年眼看要往10%到15%的区间走。谈判里中国从“被动接报价”变成“拿替代方案”的底气,就从这里涨起来。 精密减速器的博弈里,每一丝拉扯都带着硬劲。日本纳博特斯克攥着全球六成RV减速器市场,哈默纳科把八成以上谐波减速器份额锁得严实。 这两家靠三次谐波技术专利和百年工艺积累,长期占着工业机器人成本里三成的核心环节。 谈判时,日企曾拿“性能不达标”挡技术转让的路,甚至对中国企业出专利招——爱磁公司刚拿到日本发明专利,HD公司就提无效申请,最后还是被日本专利部门驳了回去。 这场封锁倒逼出国产化的破局路。绿的谐波在国内自主品牌谐波减速器里占了六成,产品过了特斯拉Optimus的验证,寿命和精度比十年前翻了五倍还多。 国产RV减速器在协作机器人领域跑通批量应用,和纳博特斯克产品的空载间隙差,从0.02mm缩到0.005mm。2025年全球减速器竞争力排名里,国茂、绿的谐波这些中国企业挤进去前二十,砸破“德日主导高端”的老格局。 谈判桌上开始冒出新诉求:按国产替代比例调采购价。 轴承与机床的较量,藏着工业制造的根脉之争。日本NSK是全球第三大轴承厂商,和瑞典SKF这些巨头一起,把七成以上高端轴承市场攥牢。它的高铁轴承曾长期占着中国进口榜单的前排。 五轴机床领域,日德企业曾靠技术管制维持超五成的渗透率,中国2023年国产化率才刚到三成。谈判时,日企常拿“核心部件靠进口”堵技术参数的口子,甚至要中国企业放弃自主研发的适配设计。 中国的破局藏在细节里。洛阳轴承为高铁轴承跑了120万公里台架试验,过了CR400BF型动车组的验证,把进口依赖的口子撕开。 拓璞数控的五轴机床在航空航天领域占比升到11.6%,2022到2024年,年收入复合增速冲过95%,自主研发的分度台定位精度卡在0.5角秒。 2025年数据显,五轴机床国产化率已经爬过55%,在新能源汽车模具加工领域拿到“进口替代”的批量订单。 这些进展让谈判逻辑转了向——从“求购技术”变成“技术对等合作”,日本企业开始主动递联合研发的方案。 这场“慢速拔河”从来不是单一项技术的较劲,是整个产业生态的比拼。日本攥住的不只是产品,是专利布局、标准制定、供应链协同织成的完整体系。 中国拽回的也不只是市场份额,是从“单体突破”到“全链自主”的能力升级。从ArF光刻胶“单体-树脂-成品胶”全链条国产化,到五轴机床数控系统自主可控,每一步推进都在谈判桌上加砝码。 当南大光电的光刻胶流进中芯国际的量产线,当绿的谐波的减速器装在特斯拉机器人身上,这场拔河的平衡点已经悄悄挪了位置——技术话语权从来不是攥出来的,是造出来的。
为什么现在的小孩这么恨日本?
【62评论】【13点赞】
用户10xxx19
中日技术对比,已经变了,别人云亦云!
勿忘我
30年过去了,轴承,刀具,机床,等基础工业上用具上,中国仍需要进口,尤其是与日本差距反而越拉越大
苍山负雪 回复 09-28 14:36
你臆想得出来的结论?去看脑科吧,傻子
陈仙应 回复 09-29 01:42
国产比国外有差距那是肯定的,但是差距越拉越大应该不可能
xbyf
小日产业没有了,就开始吹零件。汽车不行了,开始吹摩托车,下次摩托车不行了,开始吹自行车,婴儿车。日吹永远在路上。
呵呵 回复 戏如人生 09-28 08:49
你的智商在你家里肯定拍第一。哈哈哈
戏如人生 回复 09-27 22:22
在中国第几?
路人甲
皮包公司可以像马某那样在台上吹一吹把生意吹起来,真正的技术公司绝对是必须像老任那样埋头苦干干岀来的
蜂鸟一号
说真心话,有差距但在一步步缩小。
激流勇进
这些东西积累来的,只要有市场 有利润 就有企业不断去缩小这个差距。对于日韩,特别是鬼子,基础上差距是存在,但远没有以前想的大。更不用说新赛道了。
用户10xxx05
中日有个毛的技术谈判,造谣生事!
101
日本有诸多限制。比如高铁,日本的自然条件就限制了它不可能像中国这样发展。日本的光刻机成套技术都有,但就是发展不起来,因为有美国打压,自己的国内市场又有限。
火山 回复 09-27 13:30
还有日本缺乏孝子贤孙,你没去,它们也没发展起来。
用户15xxx29
国家教育体制,人才选拔体制,必须改革,回到数理化时代
难得糊涂
就听你在放屁
秋天里的歌
中国加油!
泥泞中的老虎
都是垃圾技术了还来写小作文,有点新意好吧??谁说一定要光刻机?
l2020
我们可以50年禁止卖稀土给倭国。
用户56xxx07
别的不说,德国机床牛逼不假,日本机床算哪根葱?30年前就是跑量的大路货,有啥资格垄断?
最帅的pig
当年倭国半导体牛逼时候市占8成,阿斯麦还没出生。现在倭国剩下不多了。
不辣的屁蛋
拉力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