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肠化生怎么治?找我6个月各方面可见好转! 对于已经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患者来说,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从头到尾坚持好好吃中药,有没有逆转的可能呢?今天洪医生告诉你真相,如果您觉得有帮助,可以转给有需要的家人朋友! 洪惠玲医生实操案例整理分享: 一、病例概况 1.1 初诊信息(2025 年 2 月21 日) 患者基本信息:韩女士,52 岁,主诉 "胃不适10年左右"。 西医诊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中度、重度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 中医诊断:肝胃气滞证、脾胃虚寒证(兼夹瘀血、阴虚)。 核心症状: ①胃脘疼痛:晚餐后明显加重,呈持续性隐痛,偶伴胀痛; ②消化道症状:晨起口苦,便秘(2-4日1 次); ③全身症状:畏寒怕冷,足不温,夜间 1-4 时易醒,醒后难以复眠; ④舌脉体征:舌尖红、苔薄白,舌下络脉紫暗,脉弦滑。 1.2 复诊信息(2025年8月22日) 满意度评估: ①胃镜复查:胃黏膜异型增生完全逆转;中度 - 重度肠化降至轻度; ②症状改善:胃痛消失,晨起口苦缓解,便秘改善(1-2 日 1 行),怕冷明显减轻,夜间睡眠质量提升; ③舌脉变化:舌尖红、苔薄白(热象减轻),舌尖后出现裂纹(提示阴虚渐显),舌下络脉紫暗程度减轻(瘀血改善)。 二、方药组成与配伍解析 治则:温中健脾、疏肝和胃、活血化瘀、养阴安神。 ①黄芪、麸炒白术、炙甘草 → 补中益气,健运脾胃,为君药,针对脾胃虚弱之本。 ②附片、桂枝、酒苁蓉、制巴戟天 → 温肾助阳,散寒通络,改善畏寒、足冷及脾胃虚寒。 ③北柴胡、醋香附、陈皮、厚朴、麸炒枳实 → 疏肝理气、降逆和胃,缓解气滞脘痛、口苦。 ④丹参、蒲黄、当归 → 活血化瘀、通络生新,针对肠化及异型增生。 ⑤麦冬、地黄、白芍 → 滋阴润燥,缓解便秘、舌尖红、阴血不足。 ⑥炒酸枣仁、制远志、石菖蒲、醋五味子 → 养心安神、交通心肾,改善睡眠易醒。 ⑦醋鸡内金、砂仁 → 消食化积、醒脾开胃,助运化而不滋腻。 三、方解与整体配伍思路 本方以 补中益气汤 和 温阳化瘀 思路为基底,结合疏肝、养阴、安神之法: 温补结合:黄芪、白术、附片、巴戟天温补脾肾之阳,佐麦冬、地黄滋阴制燥,防温燥伤阴。 气血同调:当归、丹参活血养血,柴胡、香附疏肝理气,契合“气行则血行”原则。 攻补兼施:枳实、厚朴下气通腑,辅以苁蓉润肠,缓解便秘而不伤正。 心胃同治:远志、石菖蒲开窍安神,酸枣仁养肝宁心,针对胃不和则卧不安。 三、总结 本次案例以西医明确诊断(胃镜检查)为疗效评估提供客观依据,中医辨证论治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方案,中西医结合提升胃病的治疗效果,实现了肠化生、异型增生的多方位病理逆转。
萎缩性胃炎、肠化生怎么治?找我6个月各方面可见好转! 对于已经确诊“慢性萎缩性
洪主任
2025-09-24 16:27:3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