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其对俄罗斯的态度从最初的亲和转向强硬,引发全球热议

雪地里嬉戏玩耍的趣 2025-09-27 00:45:17

2025年,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其对俄罗斯的态度从最初的亲和转向强硬,引发全球热议。从上任伊始的寻求美俄对话,到7月发出“50天最后通牒”,要求普京结束乌克兰战争,否则面临100%进口关税和次级制裁,再到9月公开称俄罗斯为“纸老虎”,支持乌克兰收复全部领土,这一转变并非突发,而是深谋远虑的战略布局。 首先,特朗普的转变源于“美国优先”的核心理念。他多次强调,美国不愿再充当“世界警察”,不愿为欧洲安全无限买单。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拖延战,不仅耗费美国巨额军援,还暴露了北约盟友的“搭便车”问题。特朗普在Truth Social发帖称,若俄不妥协,将联合欧洲对俄石油征收高关税,迫使盟友分担责任。这不仅是惩罚莫斯科,更是重塑跨大西洋联盟,逼欧洲增加国防投入,避免美国独扛重担。 其次,这一转变旨在离间中俄关系。特朗普政府视中国为首要战略对手,而中俄在能源和军事上的深度绑定已成为华盛顿心腹之患。通过对俄及其贸易伙伴(如中国、印度)的次级制裁,特朗普试图切断俄罗斯的石油出口链条,削弱其经济支撑。美媒分析指出,此举可能分裂西方内部,但长远看,能迫使俄罗斯在中美之间选边,瓦解“无上限伙伴关系”。正如BBC报道,特朗普的“变脸”让普京“很淡定”,但也暴露了莫斯科的脆弱——油价下跌和制裁压力正加速俄经济滞胀。 最后,特朗普的强硬姿态服务于国内政治。他需回应共和党内部对援乌的反对,展示“交易大师”的谈判技巧:用关税威胁换取和平协议,避免战争升级成全球危机。同时,这有助于巩固其“强人”形象,争取中期选举支持。 总之,特朗普对俄态度的转变,是经济压力、地缘博弈与政治算计的综合产物。它虽短期撕裂盟友,但长远或重塑全球格局。俄罗斯若不让步,冲突恐进一步升级,美国的“极限施压”将考验普京的底线。

0 阅读:0
雪地里嬉戏玩耍的趣

雪地里嬉戏玩耍的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