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纯电动乘用车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纯电动乘用车出口许可证管理:动因与深意
对纯电动乘用车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核心动因是规范行业秩序,护航产业高质量出海。我国纯电动乘用车出口近年呈爆发式增长,2025年1-7月出口量达119.9万辆,同比增长57.1%,但高速增长背后乱象丛生:非授权企业将“0公里二手车”冒充新车出口,部分企业倒卖危机车企产品,更有主体靠低价倾销抢占市场,既损害消费者权益,又透支“中国制造”国际信誉。此外,摩托车出口曾因低价劣质导致份额萎缩的教训,也为新能源汽车敲响警钟。
这一政策的落地,意味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优先”全面转型。从资质层面,仅车企及授权企业可申领许可证,且需满足CCC认证、海外售后网点等硬性要求,直接筛选出具备合规能力与服务实力的主体。从竞争逻辑看,能有效遏制低价内卷,推动企业从价格战转向技术与服务竞争,倒逼其针对不同市场优化产品适配性。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重构出口生态:强化车企品牌责任,推动建立全周期售后体系;通过多部门协同监管实现全链条可追溯;为应对海外贸易壁垒奠定规范基础,助力中国汽车从“制造出口”向“品牌出海”升级。短期虽可能增加企业成本,但长期将提升行业集中度与国际竞争力,让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