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总统博里奇9月24日在联合国大会发表讲话:“我不想看到内塔尼亚胡和他的家人被导弹炸死,我希望看到内塔尼亚胡和那些对巴勒斯坦人民进行种族灭绝的人接受国际法庭的审判。” 这话听着够直接,甚至有点“反套路”。毕竟在国际政坛,要么喊着“反恐”站以色列,要么含糊其辞谈“停火”,像博里奇这样指名道姓要送一国总理上法庭的,着实少见。但了解他过去的表态就知道,这绝非一时冲动的气话,更像是长期立场的集中爆发。 早在2023年10月,智利就因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果断召回了驻以色列大使。当时智利外交部的公报写得很清楚,以色列的行为“令人无法接受”,且严重违反了国际人道主义法。这步棋在拉美不是孤例,玻利维亚直接断交,哥伦比亚也跟着召回大使,三国联动的外交攻势,那会儿就已经撕开了国际社会对以态度的裂缝。 博里奇的立场一直在升级。2024年5月,他跟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同台时就直言,加沙正上演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他当场指责美国多次行使否决权,阻拦加沙停火决议,还独家反对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的诉求。到了2025年6月,他干脆在国会国情咨文里挑明,以色列在搞“种族灭绝和种族清洗”,并宣布要推动立法,禁止进口以色列非法定居点的货物,甚至要摆脱对以色列军工产业的依赖。 这次联大讲话,更像是把之前的铺垫全拧成了一股绳。他特意区分“物理消灭”和“法理审判”,这话里藏着两层意思。一层是撇清“支持暴力报复”的嫌疑,表明立场站在国际法一边;另一层是把矛头精准指向“责任人”,不搞笼统的国家批判,直接盯着内塔尼亚胡及其核心团队。 这种精准打击不是没有依据。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早就放话,要制裁以色列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这些极右翼官员。博雷利直指他们的言论“违反国际法”“煽动战争罪”,可见这些人的行径早已引发国际社会的警惕。博里奇不过是把范围再缩小,直接点了最高领导人的名。 这话一出口,各方反应立刻分化。爱尔兰这类一直挺巴勒斯坦的国家,估计得暗地里叫好,毕竟他们外长早就说过“冲突已变成针对巴勒斯坦人的战争”。但奥地利、捷克这些力挺以色列“自卫权”的国家,肯定觉得刺耳,就像之前反对欧盟制裁时那样,他们大概率会指责博里奇“偏袒哈马斯”。 以色列那边的反应不难想象。他们之前就骂过玻利维亚断交是“与恐怖组织结盟”,面对博里奇更尖锐的指控,恐怕会用“反犹主义”的帽子反击。但博里奇根本不怕,智利国内的左翼执政基础本就对巴勒斯坦抱有同情,更何况他的表态正呼应了国际社会对加沙局势的焦虑——比利时外长早说过加沙是“人道主义灾难”,瑞典外长也呼吁终结平民的痛苦。 更值得琢磨的是,博里奇的话戳破了一个虚假平衡。很多国家嘴上喊着“劝和促谈”,却回避追究战争责任,仿佛只要停火就能一笔勾销。博里奇偏不,他直接把“审判”二字摆上台面,等于在问:那些被炸死的儿童、被摧毁的医院,这笔账就这么算了? 这也不是拉美左翼第一次这么硬气。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之前就放话,不停止屠杀就召回大使,这种直接跟以色列叫板的姿态,在西方主导的舆论场里撕开了口子。博里奇这次在联大发声,等于把拉美国家的不满,传到了全球政治的中心舞台。 有人说这是“政治作秀”,但作秀需要实打实的行动支撑。智利撤回驻以大使馆武官、推动禁购定居点货物、摆脱对以军工依赖,每一步都踩着之前的表态走,根本不像一时兴起。博里奇很清楚,光喊口号没用,得把立场变成政策,把舆论压力变成实际约束。 国际法庭那边未必能立刻启动审判,毕竟政治干预从来不少。但博里奇的目的或许已经达到,他用一句话把“追责”这个议题重新激活,让那些想含糊过去的国家没法再装聋作哑。就像他之前联合古特雷斯呼吁安理会改革一样,他要的从来不是表面共识,而是真正的规则落地。 说到底,博里奇的讲话更像一记警钟。它提醒所有人,战争可以暂时停下,但正义不能一直缺席。那些被冠上“自卫”之名的暴行,那些被忽视的平民苦难,总有人会记着,总有人会站出来要一个说法。内塔尼亚胡会不会上法庭不好说,但博里奇这席话,已经把“追责”的种子种在了联大的土壤里。 官方信源:央广网《多国在联大就巴以问题谴责美以 呼吁落实“两国方案”》
智利总统博里奇9月24日在联合国大会发表讲话:“我不想看到内塔尼亚胡和他的家人被
史鉴奇谈
2025-09-27 10:00:1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