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9月24日报道:“针对南非此前将台湾在当地两个办事处降等、更名,台湾提出反制措施,公告出口南非的芯片等47项货品,应先经核准才能出口。这一罕见举措显示台湾利用市场主导地位,向与中国大陆关系密切的国家施压。” 事情的源头得往前捋。早在2024年10月,南非政府就已明确要求台当局所谓的“驻南非代表处”迁出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南非政府的态度很清晰,台湾只是一个经济实体,双方的非官方经贸文化交流机构,理应设在约翰内斯堡这样的经贸中心,而非政治核心地带。 到了2025年3月,南非更是动了真格。当局不仅给台机构下了“最后通牒”,限定3月底前必须完成搬迁,还直接把“台北联络代表处”更名为“台北商务办事处”。这个改名动作极具象征意义,它精准地定义了台机构的性质,彻底剥离了其试图附着的政治色彩。 台当局显然被这番操作惹急了。9月24日,台所谓“经济部”突然抛出反制声明,宣布对出口南非的47项货品实施管制,芯片赫然在列。这些货品要想进入南非市场,必须先经过台当局的核准,新规将在公示60天后正式生效。 外媒立刻捕捉到这一信号,解读为台湾试图利用自身在芯片领域的市场地位,向与中国大陆关系密切的南非施压。但稍微琢磨一下就会发现,这步棋走得既冲动又尴尬。 台当局似乎忘了一个关键事实,南非的芯片供应早就不是单靠台湾。据南非海关统计,2024年中国大陆向南非出口的芯片总量,已经是台湾地区对南贸易量的3倍。这个数据像一盆冷水,直接浇灭了台当局想用芯片“卡脖子”的幻想。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大陆的芯片产业还在持续发力。近年来,中国成熟制程芯片产能已占到全球的28%,先进制程领域也不断传来突破的消息。台当局前脚宣布管制,中方后脚就释放明确信号。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直接表态,中方赞赏南非推进台机构迁址的坚决态度,愿意同南非扩大包括芯片在内的各领域合作。 这等于给南非吃了一颗定心丸。南非根本不用为芯片供应发愁,台当局的管制措施,顶多算是挠痒痒,不会对其相关产业造成实质影响。 反倒是台当局自己,很可能要吞下反噬的苦果。芯片产业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和市场需求,台当局把芯片当成政治博弈的工具,蓄意干扰全球芯片产供链稳定,只会让国际市场对其产生信任危机。 那些靠出口南非谋生的台湾企业,现在怕是欲哭无泪。他们没参与政治博弈,却要为台当局的决策买单。一旦出口流程变得繁琐,甚至失去南非市场,这些企业的生存空间将被大幅挤压。 台当局的逻辑本身就站不住脚。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共识。南非按照一个中国原则处理台机构问题,完全是顺应国际大势的正确做法。 台当局妄图用经济手段对抗国际共识,这种行为本身就注定不会成功。它既低估了南非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决心,也高估了自己在全球芯片市场的不可替代性,更忽视了中国大陆在其中的关键作用。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注定失败的“发泄式反击”。台当局想靠芯片给自己挣回点面子,结果却暴露了自身的战略短视。它以为捏住了别人的命脉,殊不知自己早已陷入被动。 国际社会看得很清楚,一个中国原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任何试图逆潮流而动的行为,最终只会沦为笑柄。台当局把芯片“武器化”的算盘,终究是打错了。 信源:联合早报
外媒9月24日报道:“针对南非此前将台湾在当地两个办事处降等、更名,台湾提出反制
史鉴奇谈
2025-09-27 10:00:1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