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凭什么财政独立?说白了,香港政府不靠中央财政拨款,也不需要地方债融资,甚至不

罗普娱记 2025-09-27 10:28:15

香港凭什么财政独立?说白了,香港政府不靠中央财政拨款,也不需要地方债融资,甚至不参与全国税收分成,但是问题来了,那港区从哪挣钱?答案很简单,港币,如今的香港是纽约、伦敦之外的国际金融中心,而港币就是推动交易诞生的货币。 首先得说清楚,香港的财政独立是有法律撑腰的,《基本法》里明明白白写着,香港的财政收入全归自己用,不上缴中央,中央也不在香港征税,还能自己定税种和税率。 而这一切能落地,核心就靠港币。港币是香港的法定货币,发行的时候必须有百分之百的准备金,比如发港币得先拿出对应的美元或者其他硬通货做抵押,这就保证了港币不会随便贬值,大家愿意用它做交易。 而且港币能自由兑换,不管是换美元、欧元还是人民币都没人拦着,这一点对做国际生意的人来说太重要了,毕竟谁也不想让钱卡在兑换这一步。 港币的稳定性吸引了全世界的资金来香港扎堆,光外汇交易每天就有一大笔收入。2024年香港的日均外汇交易额已经达到6700亿美元,比20年前涨了六倍多,在全球排第四位。 这么多钱来回倒手,每一笔交易都会产生手续费,银行赚了钱就要交利得税,政府自然就有收入了。 2023/24年度香港的利得税收入就有1712亿元,这里面大部分都来自金融公司,而这些公司的生意全靠港币流转撑起来的。 更赚钱的是债券交易,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债券有个通俗的名字叫“点心债”,这些债券虽然用人民币计价,但交易结算大多离不开港币。 2024年点心债发行规模第一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27万亿元,净融资快4800亿元了,到2025年8月单月净融资就接近700亿元,创下年内新高。 海南省政府计划在香港发行50亿元的点心债,里面还有航天主题的债券;哈萨克斯坦的开发银行也来凑热闹,发行了20亿元3年期的债券,吸引了50亿元的认购,最后定价3.35%的利息,这笔交易光印花税和手续费就让政府赚了不少。 这些发行方愿意来香港,就是因为港币靠谱,能吸引全球投资者,而每一笔发行政府都能从中抽成,积少成多就是笔巨款。 股票市场的印花税更是财政收入的大头。不管是内地企业来香港上市,还是外国机构来炒股,都得用港币结算,交易一次就要交一次印花税。2023/24年度香港印花税收入有500亿元,虽然比预期少点,但依然是重要来源。 就像ATFX这样的金融公司,2024年第二季度交易量就有7651亿美元,这些交易每一笔都在为香港的财政做贡献。 而且香港的税特别低,企业利得税才16.5%,比很多国家都低,吸引了一大堆国际公司把地区总部放这,这些公司交的税又给财政添了把火。 港币的发行本身也能赚钱,香港的发钞银行要印港币,必须先给香港金管局交足够的美元当准备金,金管局拿着这些美元去投资,赚的钱就归政府支配,这相当于“躺着赚钱”。 还有香港的外汇基金,主要用来调节港元汇价,保证港币稳定,这个基金运作起来也能产生收益,成为财政储备的一部分。 2024年3月底香港的财政储备有7332亿元,就算2023/24年度有1016亿元的赤字,也完全能扛得住,根本不用借地方债。 除了这些直接收入,港币带动的金融产业还拉动了其他行业赚钱。比如银行需要大量员工,这些人要交薪俸税,2023/24年度薪俸税收入有792亿元;金融从业者多了,租房、消费的需求就大,房地产市场活跃,政府卖地或者收物业税也能赚钱。 虽然2023/24年度地价收入只有194亿元,比预期少很多,但金融行业带来的其他收入完全能补上来。 说到底,港币就像个“吸金磁石”,靠着百分之百的准备金和自由兑换的优势,把全球的资金、企业和投资者都吸引到香港,这些人靠着港币做交易,每一笔交易都变成了政府的税收和收入。 2024/25年度香港预计赤字会降到481亿元,再过两年就能实现盈余,财政储备到2029年能涨到8322亿元。有这么稳定的收入来源,香港自然不用靠中央拨款,也不用借债,财政独立也就顺理成章了。

0 阅读:0
罗普娱记

罗普娱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