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24号,俄罗斯新闻发言人佩斯科夫一句话直接炸了锅!他表示俄罗斯已经向

探修説 2025-09-27 10:30:06

当地时间9月24号,俄罗斯新闻发言人佩斯科夫一句话直接炸了锅!他表示俄罗斯已经向中国提供了史无前例的合同。 佩斯科夫这话是真够分量,“史无前例” 四个字可不是随便喊的!这合同往小了说是中俄蒙三国的能源合作,往大了说直接改写了全球能源格局,每一个细节都透着不一般,咱们普通人都能感受到这背后的分量。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可不是简单的生意,磨了整整十年才落地,中间光路线和价格就吵了无数次,能达成一致简直是个奇迹,说 “史无前例” 一点不夸张。 先说说这合同的规模有多吓人,每年要给咱们送 500 亿立方米天然气,一送就是 30 年,这数搁哪都得让人惊掉下巴。 500 亿立方米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德国全国一年的用气量,能满足咱们国内好几亿家庭的供暖和做饭需求。 更关键的是,这还不是单条管道的量,之前的 “西伯利亚力量 1 号” 原本每年最多送 380 亿立方米,现在也敲定要提到 440 亿,远东那条管道也从 100 亿加到 120 亿,三条加起来每年能有 1060 亿立方米天然气进中国,这供应规模在全球跨国能源合作里都找不出第二个。 之前 1 号管道刚通气的时候,2020 年才送了 41 亿立方米,到 2023 年就飙到 227 亿,三年翻了五倍多,可见这合作有多实在,不是纸上画饼。 最让咱们老百姓开心的是价格,这才是 “史无前例” 的核心实惠。 俄罗斯给咱们的价真叫特殊待遇,8 月份欧洲市场天然气都卖到 390 美元一千立方米了,咱们这合同价才 340 美元左右,就这还不算完,前五年按油价浮动算,第六年起还要加入中国市场的指数,等于说以后定价咱们也有话语权了,这可是头一回让西方以外的标准挤进俄气的定价体系。 就按每年 500 亿立方米算,光这差价一年就能省 75 亿美元,30 年下来就是 2250 亿,这钱能办多少民生实事啊。 2020 年那会儿就有过例子,当时 1 号管道刚通气,正好赶上疫情气价波动,咱们看现货便宜就多买现货,后来现货涨了,就转用合同里的俄气,灵活得很,现在有了 2 号的量,以后气价再怎么折腾,咱们心里都有底。 再看这合作模式,三国联手干这么大的工程,以前从来没有过。 管道从俄罗斯西伯利亚气田出发,穿蒙古国草原进山,最后接到咱们东北的天然气网,全长 2600 公里,比原来规划的南线直接近了 1120 公里,光建设成本就省了 190 亿美元。 蒙古国也不白忙活,每年能拿 2 亿美元过境费,算是跟着沾光。 技术上更有意思,不是一方说了算,咱们出 X80、X90 高钢级的管材和压缩机组,俄罗斯出北极低温钢和数字化监控系统,等于把两边的绝活都用上了,既靠谱又能互相学习。 更关键的是结算不用美元,直接用人民币和卢布,这等于在能源市场上给美元霸权来了一拳,以后咱们买气不用再看美国的脸色换外汇了。 为啥说这合同炸了锅?看看美国和欧洲的反应就知道了。欧洲议员急得跳脚,说以后再想从俄罗斯低价买气就难了,毕竟俄罗斯把这么多气都锁定给中国了。 美国更过分,福克斯新闻的主持人居然公开说 “可能得再炸一次管道”,这不明摆着承认之前北溪管道是他们搞的破坏吗? 说白了就是见不得咱们好,怕咱们不受他们能源控制。但现在木已成舟,这管道要建三五年,中俄肯定早把安保想到了,他们想搞破坏没那么容易。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这合同最实在的好处就是能源安全。以前咱们进口天然气一半以上靠海运的液化天然气,万一遇到台风或者国际上有人使坏,供应就容易断。 现在陆上管道多了这么条大动脉,还加上 1 号和远东线,等于有了三条保险绳,以后冬天供暖不用担心气不够,工业生产用气也稳了,气价自然不会大起大落。 就像 1 号管道贯通后,东北、长三角的居民供暖越来越稳定,煤改气也推进得更顺利,空气质量都好了不少,这 2 号建起来,受益的地方只会更多。 佩斯科夫说 “史无前例” 真不是吹的,论规模、论价格、论合作模式、论战略意义,这合同都是头一份。这不是简单的买卖,是三国互相扶持的大格局,更是咱们国家能源安全的硬保障。 那些想阻挠的人再怎么跳脚也没用,这管道一建起来,咱们的腰杆就更硬了,以后日子也能过得更踏实。

0 阅读:4
探修説

探修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