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美国这一手对我们影响这么大!9月24日,根据美国彭博社报道,彭博社称

探修説 2025-09-27 11:30:06

没想到美国这一手对我们影响这么大!9 月 24 日,根据美国彭博社报道,彭博社称,由于美国 7 月停止发放出口许可,中国本土飞机制造商中国商飞已将旗舰机型 C919 的交付目标,削减了三分之二。 这三分之二的削减有多疼? C919 不是小打小闹的机型,是咱花了十几年心血搞出来的大客机,瞄准的是空客 A320、波音 737 的市场,截至 2025 年初订单都超过 1500 架了,光国内三大航今年就等着收 32 架。结果呢?到 9 月份才交了 5 架,连零头都不够。 这背后根子就在美国 7 月那道禁令 —— 他们停发了 GE 航空航天的出口许可,而 C919 现在唯一能用的 LEAP-1C 发动机,就是这家美法合资公司造的,里头全是美国技术。 虽说后来禁令松了点,但生产线的节奏全乱了,就像做饭做到一半突然没了柴火,再找回来火也旺不起来了。 美国这招够狠,专挑最关键的地方下手。 C919 的机身、机翼这些 “骨头架子” 咱能自己造,全国 22 个省市、200 多家企业都在帮着搭班子,可 “心脏” 发动机、“大脑” 航电系统这些核心部件,以前太依赖国际供应链了。 霍尼韦尔的飞行控制系统、派克汉尼汾的液压系统,全是美国公司的货,连辅助动力单元这种小零件都得从美国买。有懂行的人说,最要命的还不是发动机整机,是那些不起眼的传感器、导线,美国一断供,整条生产线就停摆,这比直接禁发动机还阴。 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拿发动机拿捏咱了。2023 年他们就放狠话,宁愿赔 800 亿美元违约金,也要停供发动机,当时就把商飞惊出一身冷汗。 那次虽然没真断,但咱也算看明白了:人家手里攥着 “命门”,想什么时候捏就什么时候捏。 就像这次,表面是停发许可,实则是想逼咱在稀土管制这些事上让步,把大飞机当成了博弈的筹码。可他们忘了,咱中国人最吃不得这一套,越逼越能拼。 你看芯片领域就是例子,以前高端芯片被卡得死死的,现在华为不也搞出了自己的麒麟芯片?大飞机这边更不含糊,早就留了后手 —— 国产发动机长江 - 1000A 一直在偷偷赶进度。 这款发动机专门为 C919 量身定做,推力能到 3.5 万磅,比现在用的 LEAP-1C 还强点,而且风扇用的是咱自己的碳纤维材料,涡轮罩环也是陶瓷基复合材料,完全避开了美国的技术壁垒。 虽然现在还在测试,但已经完成了关键的高空台试验,离装到飞机上试飞不远了。 有人可能纳闷,咱连歼击机都能造,为啥民航发动机这么难? 这是因为民航机讲究极致的安全和经济性,一台发动机得连续飞几万小时不出故障,油耗还得低,技术要求比军用发动机还苛刻。 以前咱图省事,走了全球合作的路子,想着能少走点弯路,结果反而被人抓住了把柄。 这次交付目标砍半,虽说疼,但也把 “自主可控” 这四个字刻进了整个航空业的骨头里。 现在整个产业链都动起来了,以前依赖进口的航电系统,中航工业已经联合国内企业搞出了替代方案,性能不比霍尼韦尔的差; 液压系统、起落架这些关键部件,湖南、重庆的厂家也在攻难关,湖南博云新材的机轮刹车系统,早就通过了空客的认证。 商飞自己也在调整节奏,不再盲目追求产能,而是把更多精力放在国产部件的磨合上,毕竟慢工出细活,早晚会把短板补回来。 再看市场,虽然 C919 还没拿到美国 FAA 的认证,没法卖往欧美,但国内 1500 多架的订单已经够忙一阵了。 三大航的飞行员、维修师都在加紧培训,等着国产发动机一到位,就能批量接收飞机。到时候别说年产 75 架,就算冲到 100 架也不是问题,美国再想靠断供卡脖子,咱根本不搭理他们。 说实在的,美国这波操作看似占了便宜,实则帮了咱大忙。要是一直舒舒服服用着进口发动机,国产技术说不定还得拖个十年八年。 现在被逼到墙角,反而激出了咱的韧劲,就像当年的 “两弹一星”,越封锁越强大。长江 - 1000A 一旦量产装机,C919 就真正成了 “中国造”,到时候不仅能抢波音、空客的生意,还能把国产航空技术卖到全世界。 所以说,这三分之二的交付削减不是败笔,是醒悟的代价。它让咱彻底断了 “靠买技术过日子” 的念想,也让全世界看到,中国搞核心技术从来不是说着玩的。 美国想靠技术封锁拦住咱的大飞机梦?简直是白日做梦。等 C919 带着国产发动机翱翔蓝天那天,就是对这些封锁最有力的回击。

0 阅读:0
探修説

探修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