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美国战争部宣布,国务院批准向德国出售400枚AIM-120D-3导弹,算上配套设备总价12.3亿美元,德国的F-35机队,这下算是装上了“尖刀”。 AIM-120D-3导弹堪称美军现役空对空导弹的“顶配版”,它采用双脉冲火箭发动机,最大射程超180公里,飞行速度达4马赫,抗干扰能力极强,甚至能在强电子战环境下通过追踪干扰源锁定目标。 更关键的是,它专为F-35隐身战机设计,可与F-35的雷达、数据链系统无缝对接,实现“发射后自主寻的”。 德国空军计划用这批导弹替换老旧的“狂风”战机装备,配合35架F-35A“闪电II”战斗机,显然是想在波罗的海上空对俄罗斯形成技术压制。 但美国这刀“宰”得也不轻,同款导弹美军自购单价仅120万美元,沙特采购价350万美元,德国却要为每枚导弹支付超300万美元。 更讽刺的是,美国宣称这批导弹“不会改变地区军力平衡”,可俄乌冲突后欧洲军火需求激增,美国趁机向德国、芬兰等国兜售武器,早已让欧洲防务自主沦为笑谈。 德国并非甘愿充当“冤大头”。就在9月23日,德国公布了一项高达830亿欧元的军购计划,引人关注的是,该计划中仅有8%的资金流向美国企业。 剩余资金全砸给了欧洲本土军工企业——260亿欧元自研护卫舰,150亿欧元升级“台风”战机,甚至计划与法国联合研发第六代战机。 这波操作堪称“左右逢源”:表面用美国导弹维持北约盟友关系,背地里悄悄壮大本土军工实力,为未来战略自主铺路。 但美国岂会轻易松手?F-35战机本就内置“后门”系统,每分钟需与美军核对密码,若美国关闭密码,德国战机瞬间沦为“废铁”。 此次军售合同更暗藏限制,导弹需用美国加密系统,测试设备由美企控制,德国相当于将国防关键环节交予美国,这哪是卖武器?分明是给德国戴上了“技术紧箍咒”。 美国这波操作,本质是“借防谋利”的老套路,通过军售绑定德国防务,既让军工复合体赚得盆满钵满,又把欧洲防务攥得更紧,此前,芬兰、波兰等国已竞相采购AIM - 120D - 3,如今德国亦步其后尘。 这般情形之下,欧洲高呼的防务自主口号,愈发显得空洞无物,恰似无根之萍,难觅坚实依托。 更讽刺的是,美国宣称AIM-120D-3射程超160公里,实际测试已超180公里,却仍落后于中国霹雳-15导弹,后者去年在印巴战场曾击中200公里外印军战机,美军报告称2028年才有新导弹能追赶,欧洲若继续依赖美国武器,未来在技术竞争中只会越落越远。 看着这场军售大戏,我脑子里全是“权力游戏”的画面,美国用导弹当“糖衣炮弹”,德国一边吃糖一边想跑,可技术锁链早已缠住脚踝,欧洲要真想防务自主,就得像德国军购计划里那样,把钱砸给本土企业,把技术攥在自己手里。 毕竟,靠别人给的武器保安全,就像把钥匙交给邻居,哪天邻居不高兴了,锁都换了你还在门外干着急。 欧洲要是继续当美国的“军火提款机”,防务自主永远是镜中花水中月,希望德国这波操作能给个启发:真正的安全,得靠自己造“钥匙”。
9月26日,美国战争部宣布,国务院批准向德国出售400枚AIM-120D-3导弹
掘密探索
2025-09-27 11:51:2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