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那句“非报新闻学,我一定把他打晕”,算是彻底把窗户纸给捅破了。 他这话糙理不糙,戳中的就是普通家庭最深的焦虑。 一头是饭碗,一头是理想,他替无数家长喊出了那句不敢说的话。 在他眼里,什么新闻、历史、哲学,通通都是回报率极低的“大服务业”。对于没啥家底的孩子,一头扎进去,毕业找工作就得犯愁。所以他玩命推荐理工科,因为技术在手,吃饭不愁。这套逻辑简单粗暴,但架不住现实,很多人觉得他才是那个说真话的人。 当然,大学教授们不乐意了。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的张小强教授就公开反驳,说新闻学培养的是逻辑和共情,这些是机器替代不了的核心素养。官方媒体也下场,强调任何专业都有价值,不能只用钱来衡量。他们说的都对,可问题是,这些“素养”没法直接换成工资条上的数字。 这事闹这么大,其实跟张雪峰本人关系已经不大了。根本原因还是大家心里都慌,工作越来越难找,经济压力摆在眼前。当生存成了第一要务,那些听起来高大上的理想,就显得有点奢侈。 这场争论,其实早就没了对错。 只是苦了今年的考生和家长。
张雪峰那句“非报新闻学,我一定把他打晕”,算是彻底把窗户纸给捅破了。 他这话糙理
热心远山
2025-09-27 15:08:24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