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有些人估计要凉了 这次教育部出手硬刚了,果断反击关于 诋毁诽谤教师的蹭流量行为,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传播知识、启迪心智、塑造灵魂的重要角色。教师的价值在于教育,而不是被家长当作发泄情绪的工具,更不是被家长污蔑的对象。 你刷到过那种标题党视频吗?“某小学教师逼死学生”“高校老师交易博士名额”,点进去全是拼凑的截图和煽动性话术,真相还没查清,评论区已经把整个教师群体骂翻了。福建有个杨某某更离谱,为了涨粉编造年轻教师跳楼的假新闻,最后直接被刑事强制措施 。这些人哪是关心教育,分明是把教师当成流量密码,拿教育焦虑当生意做。 最恶心的是那种有组织的诋毁。江苏有个案例,有人为了泄愤花钱买教师的住宿记录,把高三女生信息掺进去编“开房”谣言,帖子阅读量超200万,不仅毁了老师的人生,还得给受惊的学生做心理辅导。更要命的是,这种谣言一旦传开,澄清的声音根本没人听。就像广州那个“血衣事件”,家长伪造证据说老师体罚孩子吐血,2亿人围观唾骂,最后发现全是假的,可对教师群体的伤� ��已经造成了 。 这些乱象早该治了。教育部这次不是说说而已,已经联合公安部严厉打击诋毁行为,还专门建了机制澄清不实举报。去年上线的全国教育辟谣平台,就是给被污蔑的老师撑腰的,遇到谣言能直接举报澄清 。毕竟现在近1900万专任教师里,绝大多数都在踏踏实实讲课,不能让几颗老鼠屎,再被别有用心的人搅成一锅浑水。 当然也得说句实在的,教育部护的是正经教书的老师,不是那些突破底线的害群之马。现在师德师风抓得极严,违规案例会公开曝光,根本不会姑息。这种“护正不护短”的态度才对——既不让认真教书的老师寒心,也不让坏老师躲在群体里浑水摸鱼。 诋毁教师看似是“蹭流量”的小事,其实戳的是教育的根基。老师要是天天怕被拍、怕被黑,管学生都得小心翼翼绕着走,最后耽误的还是孩子。这次教育部硬刚,本质上是给教育生态扫垃圾,让老师能安心教书,家长能理性沟通。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最新消息! 有些人估计要凉了 这次教育部出手硬刚了,果断反击关于 诋毁诽谤教
文武互娱
2025-09-28 07:54:1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