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斯负隅顽抗,以军强攻加沙城未果,一日痛失2位少校连长】 以军近期加大对加沙城的总攻力度,但战事进展并不顺利,仅仅在9月22日这一天的战斗中,就先后有2名少校连长阵亡或重伤。 最先传来的噩耗,定格在第7装甲旅第77坦克营。连长沙博扎格洛少校的生命永远停在了27岁,这个九月初才刚接过指挥权的年轻军官,曾是装甲兵司令毛奥尔准将眼里的新星。他在就任训话时那句“要主动出击寻找敌人”的誓言还在耳边,实战中的命运却给了最残酷的回应。 哈马斯战斗员的火箭弹来得毫无征兆。它们并非从开阔地带发射,而是藏在炸毁的居民楼残骸后、埋在塌陷的街道缝隙里。沙博扎格洛乘坐的坦克正小心翼翼穿梭在巷战迷宫中,这枚精准的火箭弹就击穿了装甲薄弱处。 火焰瞬间吞噬了舱室,救援人员撬开变形的舱门时,这位壮志未酬的连长已经没了生命体征。他的牺牲像一记重锤,砸在了第7装甲旅的士气上。这支号称“钢铁拳头”的部队,进入加沙城后就屡屡碰壁。 紧接着,另一则伤亡消息从南部战线传来。另一名不愿具名的少校连长在清剿沙提难民营时遭遇伏击,哈马斯武装人员利用预设的地下通道发起突袭,密集的子弹击中了他的指挥位置。 士兵们冒着枪林弹雨将他从战火中拖出,紧急送往后方战地医院,但医生诊断后确认他伤势过重,生命体征极不稳定。一天之内折损两名中层指挥官,这在以军近年的军事行动中极为罕见。 没人能想到,拥有绝对装备优势的以军会在加沙城陷入如此困境。自9月9日发出全城撤离令以来,已有超过30万巴勒斯坦人被迫离开,但哈马斯武装非但没有溃散,反而愈发顽强。 他们放弃了正面硬拼,转而用更灵活的战术周旋。废弃的公寓楼成了天然碉堡,联合国学校的废墟里藏着射击孔,就连被炸毁的下水道都成了转移兵力的通道。以军的坦克再坚固,到了纵横交错的巷战环境里,也成了移动的活靶子。 沙博扎格洛少校的主动出击策略,本是想打破僵局,却正中哈马斯下怀。这些武装人员太熟悉这片土地了,他们能精准预判坦克的行进路线,在最隐蔽的角落架设火箭弹发射器,一击得手后立刻通过地下工事撤离,留给以军的只有冒着黑烟的装备和牺牲的士兵。 以军的火力优势在巷战中被大幅削弱。此前那种“20分钟发动37次打击”的空袭模式,在密集的居民区根本无法施展。怕误伤己方士兵,战机不敢随意投弹;坦克不敢贸然突进,生怕陷入反坦克地雷阵。 这种被动局面,让“快速清剿”的目标变得遥不可及。自3月18日以军恢复对加沙的军事行动以来,伤亡数字一直在攀升,如今单日折两将的现实,更暴露了地面进攻的巨大风险。 哈马斯发言人当天就通过隐蔽渠道发声,他们高调宣称这两次袭击是对以军“非法入侵”的回应。这些武装人员甚至放出了袭击视频,画面里能清晰看到火箭弹击中坦克的瞬间,这无疑是对以军的公然挑衅。 更让以军头疼的是,加沙城的地下工事远比想象中复杂。这些纵横交错的隧道不仅能藏人、藏武器,还能快速转移兵力,让以军的清剿行动变成了“打地鼠”游戏。炸掉一处入口,武装人员早已从另一处转移,投入的兵力和弹药都打了水漂。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此前访问以色列时承诺的“坚定不移的支持”,此刻显得格外空洞。先进的装备、充足的补给,终究没能抵挡住哈马斯那种“以地为战”的顽强抵抗。 以军总参谋长扎米尔面临着巨大压力。他批准的作战计划本想速战速决,可现实却是部队深陷泥潭,伤亡数字不断刷新,国内民众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大。自2023年10月冲突爆发以来,以军阵亡士兵已达891人,这样的代价正在逐渐透支以色列的战争耐力。 22日的两场伤亡事件,像两面镜子照出了加沙战事的真相。以军的钢铁洪流在巷战中寸步难行,哈马斯的“不对称作战”却屡屡奏效。那些被炸毁的建筑、纵横的隧道、隐蔽的射击点,共同织成了一张让以军难以挣脱的大网。 信源:光明网:《以军坦克已进入加沙城》
【哈马斯负隅顽抗,以军强攻加沙城未果,一日痛失2位少校连长】 以军近期加大对加沙
史鉴奇谈
2025-09-28 09:00:21
0
阅读:37
Akalus
好样的,哈马斯勇敢,反抗侵略者的都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