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今天(北京时间9月28日)写道:“欧洲必须停止进口任何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所有这些钱都被俄罗斯直接用于战争。我们看到俄罗斯国内的社会支持没有增加,这意味着所有这些资金都用于战争。如果战争资金短缺,俄罗斯民众的社会支持就会减少。如果社会支持减少,民众就会感到不满。俄罗斯领导层也会感到不满。历史表明:俄罗斯在饥荒暴乱之后总是会发生变化。而这正是他们所担心的。 这个逻辑一点不绕。俄罗斯的战争机器能转得起来,能源出口就是它的“输血泵”。欧盟曾经是这台泵最主要的动力源,2021年时俄罗斯管道天然气占欧盟进口量的40%,那些真金白银顺着管道流过去,转头就变成了战场上的装备和补给。 泽连斯基看得很透。他点出俄罗斯国内社会支持没见增长,这说明那些能源收入根本没进普通民众的口袋。钱没流向民生,自然全砸进了战争窟窿。他更搬出了历史,俄罗斯过往在饥荒与暴乱后的变革,成了他预判对方软肋的依据。他认定只要掐断能源钱袋子,民众不满就会累积,俄罗斯领导层迟早要直面压力。 但这话讲起来容易,做起来全是荆棘。泽连斯基自己也承认替代物流成本更高,这可不是一句空话。2022年冲突升级后,欧盟被迫转向美国和卡塔尔买液化天然气,能源成本一路飙升,美国顺势成了欧盟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国,2023年占比达到46%,近乎翻倍。 更棘手的是欧洲内部的分歧。匈牙利、斯洛伐克这些国家长期依赖俄管道气,根本没法说断就断。法国道达尔能源公司至今还握着俄罗斯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的股份,企业也舍不得放弃长期投资。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摆在那儿,2023年可再生能源只占欧盟能源消费的24.5%,离2030年42.5%的目标差着一大截,短期内根本顶不上缺口。 俄罗斯也早有准备,“影子舰队”就是它绕开制裁的杀手锏。2022年欧盟决定禁运俄油后,俄罗斯火速买下上百艘油轮组建船队,到2023年2月规模已扩至约600艘。这些船大多是十几年船龄的老古董,却成了运输主力,2023年俄罗斯70%的原油都靠它们运出。 这些“幽灵船”的操作套路一套接一套。它们会关掉卫星发射器藏行踪,换个冷门国家的旗帜掩人耳目,甚至在公海上搞船对船转运,连保险都敢裸奔航行。希腊港口附近就曾拍到过两艘锈迹斑斑的货轮,挂着喀麦隆国旗,偷偷把石油倒给小船送进欧盟港口,还虚报GPS定位掩人耳目。 就靠这套玩法,俄罗斯2023年的石油出口收入比西方“价格上限”允许的还多出110亿美元。欧盟不是没反击,第15到17轮制裁都盯着“影子舰队”,最新一轮更是把近200艘舰艇列入目标,但效果始终有限。 泽连斯基显然早摸清了其中关键。他不只盯着能源进口,更喊出要打击影子船队、切断俄罗斯海上贸易的全面方案。在他看来,只禁能源不够,必须连银行业带航运一起封死,才算真正击中要害。 他拉上美国站台,又表态乌克兰愿意帮欧洲找办法,这背后是对欧洲迟疑的焦虑。毕竟现在欧盟进口俄管道气的比例已降到8%,但离彻底“脱钩”还远得很。俄乌之间的天然气过境协议曾支撑着俄对欧输气的半壁江山,即便泽连斯基说不再延长,欧洲各国还是暗流涌动。 布鲁盖尔研究所曾提出过替代方案,要么增购液化天然气,要么转购经阿塞拜疆或俄罗斯边境城市中转的天然气,但泽连斯基直接堵死了后两条路,坚持不让本国管道转运任何俄源天然气,等于把难题全抛给了欧洲。 泽连斯基的急迫不难理解。每多一天能源贸易,俄罗斯就多一分战争底气。那些老旧油轮在海上漂泊的每一公里,都是在给乌克兰的战场添堵。他要的不是渐进式调整,而是釜底抽薪的决断。 但欧洲的顾虑也真实存在。高通胀已经压得民众喘不过气,再掀能源价格波动,政治压力可想而知。可泽连斯基的话里藏着更狠的拷问:今天为了省点成本容忍俄能源进口,明天会不会付出更大的和平代价? 这场博弈里没有轻松选项。俄罗斯靠着“影子舰队”续命,欧洲在依赖与安全间摇摆,乌克兰则在前线承受着能源贸易带来的直接冲击。泽连斯基把历史教训和现实危机摆到欧洲面前,本质上是在逼对方做选择题:是顾眼前成本,还是护长远安全? 他的呼吁能不能成,要看欧洲能不能真正拧成一股绳。毕竟“全面制裁”四个字,缺了任何一个国家的配合,都会变成筛子。而俄罗斯的“影子舰队”还在海上游弋,这场能源与战争的角力,远没到终局。 官方信源:新华网《国际观察丨乌克兰“关闸”会否让欧盟“气虚”》
德国垮了,法国崩了,英国也开始游行了!欧洲出了什么问题?俄罗斯为什么仍然很稳?一
【6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