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一个印度的退役中将,对着镜头特诚恳地说:我们宁愿跟中国打一仗,也不想跟巴基

凡之谈世界 2025-09-28 12:05:14

5月,一个印度的退役中将,对着镜头特诚恳地说:我们宁愿跟中国打一仗,也不想跟巴基斯坦动手。 2025 年 5 月 7 日,印巴冲突突然升级,原本印度以为靠高价引进的法国 “阵风” 战斗机和俄制 S-400 防空系统能稳占上风,结果巴基斯坦空军用中国的歼 - 10CE 战机挂着霹雳 - 15E 导弹,一下打下来 4 架阵风,连 S-400 系统都被摧毁了。 这可不是小损失,一架阵风单价就 2.4 亿美元,4 架就是 9.6 亿,一套 S-400 更贵,要 11 亿美元,再加上被打下来的米格 - 29、苏 - 30 和一百架无人机,光装备损失就快 27 亿美元了。印度老百姓看着这些花大价钱买的家伙成了废铁,骂声一片,莫迪政府脸都挂不住了。 更让印度难堪的是,中国媒体如实报道了战机残骸的照片,他们不敢面对失败,反而气急败坏地封了新华社等中国媒体的 8000 多个账号,还抓了发照片的自己人。就在这时候,尚卡尔跳出来说 “宁愿跟中国打,也不想跟巴基斯坦动手”,这话听起来荒唐,其实全是算计。 尚卡尔自己给的理由说出来都站不住脚,他说巴基斯坦军队常年战备,实战经验足,用的还都是中国武器,操作比解放军还熟练,反观解放军没打过大规模战争,装备好不好没经过检验,印度说不定能找到机会。 这纯粹是闭着眼说瞎话,巴基斯坦军队的实战经验确实是打出来的,可那经验恰恰是印度常年挑衅喂出来的 —— 从 1947 年分治到现在,印巴打了三场大仗,小规模冲突数都数不清,克什米尔那片地方就没停过火。 这么多年打下来,印度从来没占到过真正的便宜,反而每次冲突都要砸进去大把钱,就说 2025 年 5 月这次冲突,七天时间军费就花了 16.1 亿美元,老百姓看着血汗钱打水漂,能不骂娘吗?尚卡尔不敢承认印度连巴基斯坦都打不赢,只能找个更 “体面” 的对手来吹牛。 说解放军没实战经验,更是自欺欺人。解放军这些年在边境管控、反恐维稳上从来没闲着,高原上的巡逻、应对各类突发情况,哪次不是实战考验? 而且中国的武器装备根本不用靠打仗检验,歼 - 20 隐身战斗机、空警 - 500 预警机这些家伙,性能摆在明面上,早就形成了完整的作战体系。 印度自己的装备才是真的 “没经过检验”—— 一堆从法国、俄罗斯、以色列买来的武器,根本没法好好配合,这次阵风被击落,就是因为预警和防空系统没衔接好,成了活靶子。 尚卡尔心里其实门儿清,1962 年那场边境战争,印度输得有多惨,解放军在高原上的战斗力早给印度留下了心理阴影,他这会儿提 “跟中国打”,不过是装硬撑场面。 尚卡尔说这话的真实目的,就是帮莫迪政府转移国内矛盾。这些年莫迪把民族主义当救命稻草,靠煽动民众情绪掩盖经济上的烂摊子。2024 年印度想跟中国 “脱钩” 减少依赖,结果电子制造业一下亏了 150 亿美元,失业率蹭蹭往上涨。 这次空战惨败,老百姓的怒火全冲政府来了,质疑为什么花那么多钱买的武器不管用,为什么军队训练那么差。 这时候把中国拉出来当靶子,鼓吹 “宁愿跟中国打”,既能迎合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又能把民众的注意力从 “输给巴基斯坦” 这个丢人的事实转移开,简直是教科书级的甩锅操作。 国际关系专家都看明白了,这种言论就是国内政治需要,根本算不上什么战略分析,顶多是自欺欺人的心理安慰。 更讽刺的是,印度官方根本不敢真的跟中国动手。虽然新版国防白皮书把北部边境列为首要安全关切,一直在加军事部署,但私下里一直在通过外交和军事渠道跟中国沟通,想改善关系。 毕竟印度自己的家底太薄弱,边境公路通车率还不到 40%,真要是打起来,物资都送不上去,部队得饿着肚子打仗。 而中国早就在青藏高原修好了铁路、公路、机场,部队和物资想调哪里就调哪里,后勤保障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更不用说中国在人工智能、无人机这些新领域的突破,已经把中印军力差距拉开了代际,印度连巴基斯坦的中国武器都扛不住,真对上中国军队,后果想都不敢想。 尚卡尔的言论还暴露了印度军政圈子的一个老毛病 —— 不敢正视自己的问题。1962 年战败,印度不反思自己局势判断错了、准备不足,反而甩锅给文官干预军队。 1965 年跟巴基斯坦打成僵局,不怪军方战略混乱,反而觉得是文官管少了;1971 年打赢东巴,又全算成军方的功劳,根本不提当时巴基斯坦内部已经乱了套。 这次尚卡尔说 “宁愿跟中国打,也不想跟巴基斯坦动手”,就是这种逃避心态的延续 —— 承认输给宿敌巴基斯坦太丢人,不如虚构一个 “能跟更强对手较量” 的假象,骗自己也骗别人。 说到底,这就是句自欺欺人的空话,反映的是印度面对地区局势的焦虑和无力。打巴基斯坦打不赢,丢面子又耗钱;想拿中国当靶子转移矛盾,又怕真的惹怒中国。

0 阅读:29
凡之谈世界

凡之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