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主席躲进农妇家。没想到,敌人搜查时,农妇却说:“你们要找的人,在我家

虎虎聊娱乐 2025-09-28 14:39:57

1933年,主席躲进农妇家。没想到,敌人搜查时,农妇却说:“你们要找的人,在我家!”然而,就是这一句话,26年后,她收到邀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中国革命正处在关键时候。毛泽东同志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路子,这方针一出,马上在广大农村生根发芽。农民群众看到希望,纷纷响应党的号召。那时候,湖北通城黄袍山脚下,一个普通农妇黄菊喜的生活也跟着变了。 1929年,毛泽东同志到这一带来开展工作,黄菊喜听说后,就觉得这事靠谱。她发现毛泽东同志长得跟自家儿子有点像,心里一热,就提出认干儿子。毛泽东同志也没拿架子,笑着答应了。从那以后,两人成了干亲关系,黄菊喜也成了红军的热心支持者。 红军政策实打实帮农民,黄菊喜的五个孩子都参加了队伍。她自己当上地下交通员,负责传情报、送东西。村里人都叫她黄菊妈,她家成了红军落脚点。大家伙儿知道,跟着党走才有出路,黄菊妈的举动也带动了周边人。 到1933年,反动派围剿越来越狠,革命形势紧张。毛泽东同志转移到黄袍山下村子,黄菊妈知道情况紧急,就把他藏在自家地道里。地道是事先准备的,藏得严实。 反动派很快就追到村里,把村民赶到空地,逼问毛泽东同志的下落。眼看要开枪,黄菊妈站出来,说知道人在哪儿,还说在自家,愿意带路。反动派一听高兴,村民却纳闷,有人觉得她这是卖人。 没多久,反动派从黄菊妈家押出一个人,大家一看脸,都愣了。那人长得像毛泽东同志,反动派没注意村民反应,就押着走了。等敌人走远,黄菊妈才从地道接出真毛泽东同志。原来,被押走的是她儿子,一名红军战士,长相相似,自愿顶替。 那儿子被押走时,对黄菊妈说了“儿子不孝”四个字。这事化解了危机,但黄菊妈家从此压力更大。反动派加强监视,她的孩子们在战斗中陆续牺牲。到1937年,最后一个孩子也牺牲了。 黄菊妈没倒下,继续传情报,反动派把她抓进牢,受尽刑罚。她没吐半个字,出狱后,为避监视,住进山洞,吃野菜过日子。日子苦,但她坚持联络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黄菊妈又当联络员,帮解放军剿匪。她提供情报,熟悉地形,匪徒藏在山里,她帮指路。抗美援朝时,她捐出所有积蓄,支持志愿军。这体现了老百姓对党的支持。 1959年,国庆十周年,毛泽东同志邀请黄菊妈上天安门城楼观礼。这源于1933年那句话,那次顶替救了人,也体现了党群鱼水情。黄菊妈登城楼,代表了无数基层英雄。 黄菊妈从普通农妇变成革命骨干,靠的就是对党的信任。她的五个孩子都为革命献身,这牺牲大,但她没抱怨,继续贡献。这反映出中国革命胜利的根基在群众。

0 阅读:0
虎虎聊娱乐

虎虎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