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得好好看清自己的处境。如果不想把自己搞垮,就得明白一个硬道理,几百年来,你们的扩张靠的不是什么过硬的军事或技术实力,而是历史积累的体量和技术红利。几百年来,扩张看似强大,其实是借了别人的力。 就说老沙皇时期,看着把地盘从欧洲一直扩到远东,好像挺威风,其实刚开始就是个莫斯科小公国,能起来还是靠替蒙古人收税攒了点家底,后来反过来吞了蒙古那些汗国,这才有点架子。 就说那片占了国土大半的西伯利亚,1581年叶尔马克带着哥萨克人越过乌拉尔山,不到70年就横扫整个荒原,看着挺威风,实则是赶上了好时候。 当时明朝正忙着收缩防线,永乐帝之后连外东北都懒得管,西伯利亚的土著部落还在用弓箭打猎,俄国人不过是把从西欧买来的火枪拿出来晃了晃,就形成了代差优势。更关键的是,他们靠内河船运解决了后勤,而这片土地对农耕文明的中国来说“不值当”——从长安运1石粮到贝加尔湖要耗20石,自然没人抢。 说白了,这不是俄国人打得多厉害,是对手太弱、竞争者弃权,纯粹靠地理体量的天然延伸捡来的地盘。 欧洲方向的扩张也是一样的道理,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算是把底裤都扒下来了。当时俄军在册兵力140万,比英法土联军总和还多,尼古拉一世扬言要重现1812年的辉煌,结果却是生产方式落后的民族跟现代工业国家的吊打。 俄军手里还是拿破仑时代的燧发枪,射程只有300码,而英法联军的来复枪能打1200码,比俄军大炮还远。 海军更惨,英法的蒸汽战舰在海上耀武扬威,俄国的风帆战舰只能自沉堵航道。工业产值上,俄国仅为英国的1/18、法国的1/7,铁路总长度还不到英国的十分之一,运粮到前线要走几个月,部队调动比英法跨洋增援还慢。最后全靠士兵当“灰色牲口”死扛,才没输得更难看,这哪有半点“军事强国”的样子? 技术上的“拿来主义”更是刻在骨子里。彼得大帝搞改革,看着轰轰烈烈,本质就是去荷兰学造船、去英国学炼铁,把西欧的工匠请回俄国当老师,自己压根没搞出什么原创技术。 到了苏联时期,所谓的“工业化奇迹”更是靠西方输血堆起来的。1929年经济危机一来,苏联趁机引进西方技术,三大钢铁厂全是美国援建的,1932年重工业部门里就有6800名外国专家,光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就来了730名美国工程师。 连后来撑起大国脸面的导弹技术,源头也是德国的V-2导弹——1945年苏联抢了德国工厂和工程师,科罗廖夫照着实物测绘才搞出P-1导弹,说白了就是仿制品,早期连弹头分离技术都解决不了,只能靠“脏弹”概念撑场面。 就算是巅峰时期的苏联,看着坦克比美国多、核弹数量追得上,可核心技术还是没跟上。军火出口量在80年代占世界35%-40%,但大多是靠数量堆出来的,技术含量远不如美国。冷战结束后,俄罗斯继承了90%的军工潜力,结果世界市场份额直接跌到10%,2014年才勉强追回到21%,还是被美国的36%甩在后面。 如今更尴尬,信息基础设施全靠进口,2022年普京不得不下命令推国产软件,这要是真有过硬的技术实力,犯得着这么被动? 说到底,俄罗斯的扩张从来都是“借鸡生蛋”。趁蒙古帝国衰落填了中亚的权力真空,趁清朝虚弱拿了外东北的土地,趁拿破仑战败在欧洲抢了地盘,每次都是盯着别人的软肋下手。技术上要么抄西欧的作业,要么捡德国的遗产,要么靠美国的援建,自己真正攒下的核心家底少得可怜。 所谓的“大国体量”,更像是把一堆借来的砖块垒起来的墙,看着厚实,一旦没了外部技术红利,风一吹就露了破绽。就像苏联解体后,没了西方技术输入,军工产能掉得比过山车还快,经济只能靠卖资源续命,这要是真靠自己的硬实力,哪会这么经不起折腾? 几百年来的扩张神话,说到底就是靠历史给的体量红利和外人给的技术拐杖,真要较真拼实力,其实没那么神乎其神。
俄罗斯得好好看清自己的处境。如果不想把自己搞垮,就得明白一个硬道理,几百年来,你
依秋聊趣
2025-09-28 14:50:2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