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日本人砂原惠改名换姓化名张荣清,并谎报中国国籍,加入解放军,在辽沈战役中屡次立功,参加抗美援朝,但不久之后他的身份暴露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时候辽西招兵处,一个清瘦小伙子低头写下名字“张荣清”,国籍栏毫不犹豫填了“中国”。没人想得到,这个一口东北话的小兵,其实是个日本孩子。 他原本叫砂原惠,1933年在日本福冈出生,五岁就跟着搞矿物研究的爹来到中国东北。日本战败后,爹病死了,一家子困在辽宁,回不去了。 娘儿几个流落到北镇县六台子村,乡亲们心善,明知他们是日本人,也不戳穿,还帮衬着过日子。娘靠缝纫手艺过日子,小子就去给地主放牛放猪。 这段苦日子倒让砂原惠看清了很多事,他后来回忆,猪光知道吃睡,牛就有灵性,你喊它名字,它真有反应。 有回地主在工钱里掺糠糊弄人,砂原惠气不过,偷偷让牛空腹舔盐再去河边猛喝水,结果牛圈闹了水灾,地主发现后把他揍得不轻。这事让他早早尝到了啥叫欺负人,也啥叫反抗。 后来村里搞土改,他家划成了最苦的“雇农”,居然分到了好地。那些整天欺负人的地主老财,反倒只能捡差地。 这个十五六岁的半大孩子心里一下亮堂了:这世道真的变了。村里不少年轻人参了军,砂原惠心里那团火也烧起来了,不管娘咋劝,他铁了心要跟着八路军走。 报名时,他大笔一挥:姓名张荣清,民族汉族,成分雇农。从此,砂原惠好像真的消失了,只有战士张荣清。 这个新兵蛋子机灵肯吃苦,很快被挑进侦察连。辽沈战役那会儿,他常扮成小贩,扛个糖葫芦架子混进城里摸情况。 有回蹲在国民党大官宅子外,他还给卫兵散烟套近乎,把布防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平津战役他也跟着部队一路打过去。 他心里憋着一股劲,越发觉得自己就是个中国兵,就是为脚下这片土地打仗的。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张荣清跟着部队跨过鸭绿江。虽然他是空军地勤,主要呆在山洞里躲空袭,但条件照样艰苦危险。他甚至还写了入党申请书,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场谈话改变了一切。政委突然问他:小张,你到底是什么人?他答得干脆:“中国人,革命军人!” 政委盯着他眼睛:不对,你是日本人。 原来,他母亲在中国病逝,中国红十字会通知部队,这才揭开了他的身份。 组织上考虑到国际法规,日本人不能留在朝鲜战场,命令他立即撤离。尽管他百般不情愿,觉得委屈,感觉被抛弃了,但军令如山,他最后只能服从。 离开前线后,砂原惠被安排到东北老航校工作,那里有很多日籍技术人员。 一开始他瞧见日本教官能吃白米饭,心里还不服气,觉得搞特殊,后来经过政委解释,才明白这是统战工作的需要,是为了争取技术力量。 1955年,砂原惠踏上了回日本的船。临走那天,他心里空落落的,同船的人都在高兴能回家,他却不知道那个陌生的“祖国”还有没有他的位置。 回到日本后,他凭着会中文的优势,干起了中日贸易。他亲眼见证了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据说他还见过田中角荣首相,首相鼓励他多做从中国进口的生意,帮中国积累外汇。 这份工作让他找到了新的方式连接两国。他后来还组织过日籍解放军老战士代表团访华。 2015年,他受邀到北京参加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站在观礼台上看着现代化的人民军队,老人激动得眼眶发热,耳边仿佛又响起政委那句:小张,你是什么人? 砂原惠老人晚年常说,自己“血是日本的,心是中国的”。他去世后,人们按他的意愿,将骨灰一半撒在日本故乡,一半带回中国辽宁——他放过牛、打过仗、深深眷恋的那片黑土地。 砂原惠的故事,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它关乎一个在时代洪流里挣扎求索的人,如何在跌宕起伏中坚守自己认定的那份正义与归属。 他用自己的大半生告诉我们,身份或许天生注定,但认同和信念,却可以自己选择。 信息来源: 人民中国《从日本军国少年 到中国革命军人》 澎湃新闻《解放军日籍老兵:在东北生活的日子,班长教我唱军歌》 光明网《一位日籍解放军战士砂原惠的传奇人生》
1948年,日本人砂原惠改名换姓化名张荣清,并谎报中国国籍,加入解放军,在辽沈战
玉尘飞啊
2025-09-28 15:40:5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