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幸中国没帮俄罗斯!美国早已布下“三大杀招”,就等我们往里跳!很多人以为,我们在俄乌冲突中,只是个“旁观者”。错了!真相是,从战争爆发的第一天起,一场围绕中国的“隐形战争”就已经打响。美国设下的“制裁”、“舆论”、“外交”三大陷阱,招招致命,但都被北京,一一化解! 说起俄乌冲突,不少人觉得中国就是个看热闹的,其实从2022年2月开打那天,美国就把矛头对准了中国,设下制裁这个第一道坎。华盛顿直接切断了俄罗斯部分银行接入SWIFT系统,冻结了美元资产,还禁了高端芯片出口到俄罗斯。白宫官员多次公开放话,如果中国敢给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美国就会对中国企业搞二级制裁,影响中国在全球的贸易和供应链。这招挺损的,就是想逼中国在中俄关系和国际市场间选边站。 要知道,中国跟俄罗斯的贸易本来就紧密,2024年双边贸易额创纪录达到2448亿美元,2025年前半年还保持增长,主要靠能源和商品交换。但中国没上钩,从一开始就明确表态不向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武器,严格管制出口,避免敏感技术流出。这让美国的制裁威胁悬在那儿,却没大规模落地。中国企业继续正常生意,但绕开了军工领域,保住了跟欧美市场的联系。结果呢,美国的算盘落空了,中国经济没被拖下水,反而稳住了全球供应链的地位。 第二个坎是舆论战,美国和西方媒体从冲突一开始就散布消息,说中国在暗中给俄罗斯送武器。像CNN和BBC这样的媒体,引用匿名来源报道中国企业通过第三方渠道提供无人机零件和电子元件,这些消息在社交平台上刷屏,搞得国际上很多人把中国当成战争帮手。美国智库还出报告,列出中国公司名单,指责它们间接支持俄罗斯军工。这套操作就是想在道德上给中国扣帽子,为后续的孤立和制裁找借口。 中国没慌,2023年2月直接抛出十二点和平立场,里面包括尊重主权、停火止战、保护平民、恢复核设施安全等内容。这份文件不是空话,它通过联合国渠道分发出去,获得了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点头。结果,那些负面报道被打脸了,中国在中立形象上站住了脚,没让舆论战得逞。西方媒体继续炒作,但中国反复强调政治解决,慢慢扭转了部分国际看法。 第三个坎是外交孤立,美国借着俄乌事,把北约、欧盟、日韩拉拢到一块儿,把冲突包装成民主阵营对威权阵营的对抗,还硬把中国和俄罗斯绑一起,试图把中国踢出国际主流圈子。华盛顿到处游说盟友减少跟中国的经济往来,转移供应链,甚至在峰会上一遍遍强调要孤立中国。这招挺狠的,想切断中国在全球的朋友网。但中国没坐以待毙,转而加强跟东盟和中东的合作。 2023年,东盟峰会中国签了贸易升级协议,推动高铁和港口项目,贸易额蹭蹭上涨。跟中东也一样,中国促成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能源合作更稳了,2023年中国从中东进口石油占比超36%。这些实打实的利益,让这些国家没跟美国走,反而形成了中国自己的朋友圈。结果,美国喊着孤立中国,自己却被多数发展中国家晾在一边。中国通过这些务实外交,避开了孤立风险,还扩大了影响力。 回头看这三大招,美国从2022年起就没闲着,先是警告中国别提供致命援助,否则就来硬的。2023年2月,美国情报说中国可能给俄罗斯送武器,国务卿布林肯公开说这会让中国跟世界疏远。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也在媒体上说,帮助俄罗斯会让中国付出代价。 这些警告不是空谈,美国确实加码了二级制裁,针对一些中国企业,但规模没扩大。中国呢,坚持中立,没卷入军援,贸易上继续跟俄罗斯做,但严格避开敏感品类。2024年中俄贸易额高达2448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还涨了,主要靠石油和矿产。中国出口到俄罗斯的货物在2025年8月降了点,但整体稳住。这让美国的制裁没那么有效,中国经济没崩盘,反而在全球站得更牢。
德国垮了,法国崩了,英国也开始游行了!欧洲出了什么问题?俄罗斯为什么仍然很稳?一
【6评论】【17点赞】
用户10xxx74
毛线,只要中国帮那个国家都会赢,更何况现在大俄又没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