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法军事对中国航母电磁弹射夸了又夸,何祚庥院士却另辟蹊径,给泼了一盆冷水:“我们的三只航母,有几只是核母?这就是在航母问题上的差距。 福建舰的甲板上,三型舰载机相继完成弹射起飞的画面刚传开,阿尔法军事的分析就引发热议。歼 - 35 作为全球首架实现电磁弹射的五代隐形舰载机,搭配满油满弹的歼 - 15T 和担任 “空中大脑” 的空警 - 600,这套组合让中国航母的弹射技术实力清晰显现。 正当外界聚焦电磁弹射的突破时,何祚庥院士的提问让目光投向更远处:“我们的三只航母,有几只是核母?这就是在航母问题上的差距。” 电磁弹射的突破确实值得关注。美国福特号采用的交流技术路线,存在效率低、故障率高的问题,其系统平均无故障周期远未达设计目标。 中国选择的直流技术路线更简洁高效,能适应高强度作战环境,福建舰完成多型舰载机弹射的速度,远超国际同类航母的发展周期。这套系统能让舰载机实现短距起飞,大幅提升航母的全甲板作业能力,推动海军从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转型。 何祚庥院士的关注点,落在核动力这一关键领域。他早有主张,将核技术应用于舰船,能实现一次加料连续运行数十年,可应对可能的石油封锁,且海洋能为核安全提供更合适的实验环境。 目前中国的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均为常规动力,续航能力受限于燃料补给,福建舰即便搭载先进电磁弹射,也难以摆脱定期加油的制约,在远海长时间部署时,补给舰队的压力始终存在。 这种差距正在被逐步填补。核动力技术的积累已持续数十年,从 1958 年启动核潜艇项目,到长征一号入役,再到后续核潜艇反应堆功率的不断提升,技术链条逐步完善。 2024 年,原型海上核反应堆建成,为航母核动力系统提供了关键支撑。民用核电领域的发展同样奠定基础,目前中国核电装机量居世界第一,60 多台现役民用堆的运行经验,为军用核动力的转化提供了保障。 江南造船厂的船坞里,005 型核动力航母的模块正逐步成型。卫星图显示其总装进度已过半,没有烟囱的设计明确了核动力属性,预计排水量可达 10 万吨级。 其采用的集成压水堆,能输出上千兆瓦热功率,相比福建舰的常规动力,续航能力实现质的飞跃,可数月不依赖岸上补给,远洋作战时补给压力能减少一半。大连造船厂也已出现 006 型核动力航母的建造迹象,双厂齐建的模式将提升产能效率。 从滑跃起飞到电磁弹射,从常规动力到核动力探索,中国航母的发展轨迹清晰可见。阿尔法军事关注的技术突破,与何祚庥院士提醒的发展方向,共同勾勒出大国海军建设的务实路径。一步一个脚印的技术积累,正在推动中国航母从 “有” 向 “强” 稳步迈进,为维护海洋安全与和平贡献力量。
阿尔法军事对中国航母电磁弹射夸了又夸,何祚庥院士却另辟蹊径,给泼了一盆冷水:“我
百日依山尽
2025-09-28 16:30: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