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之前大家还以为俄罗斯最多就是嘴硬,现在可好,嘴上刚说完“没事”,手上就开

韫晓生 2025-09-28 16:48:39

[太阳]之前大家还以为俄罗斯最多就是嘴硬,现在可好,嘴上刚说完“没事”,手上就开始动了。从波兰到北欧,再到美军家门口,一连串的动作,谁都看出来了,这是在下套,也是摊牌。   (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俄大使警告北约:若击落俄战机将意味着战争!泽连斯基:若俄不停止攻击,克里姆林宫官员或成攻击目标)    9 月 25 日,俄罗斯驻法国大使梅什科夫的一句警告,让持续升温的波罗的海局势骤然逼近临界点。   “如果北约击落任何一架俄罗斯飞机,这将意味着战争。”   这句直白而有力的话语,瞬间打破了此前北约与俄罗斯之间 “只对峙不摊牌” 的微妙默契。   全场沉默的反应背后,是北约与俄罗斯在东欧地缘博弈中日益失控的风险。   这场危机的爆发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而是俄乌冲突持续发酵与波罗的海空域对峙升级共同作用的结果。   自 2022 年俄乌冲突全面爆发以来,北约多国就像一群不知疲倦的 “救火队员”,源源不断地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   然而三年过去,双方都深陷乌克兰战场的泥沼,僵持不下。   北约对乌军的援力度逐步下降,而俄罗斯通过动员补充兵力,在顿巴斯、扎波罗热等方向发起局部反攻。   见状,北约为了分散俄罗斯的军事资源,将施压的重点对准了波罗的海这片俄罗斯通往大西洋的战略咽喉要道。   6 月 18 日,俄罗斯 2 架苏 - 35 战机在立陶宛沿岸与北约 F-16 战机发生“危险接近”。   双方距离一度缩至 500 米,成为局势升级的重要伏笔。   截止今年8 月,俄罗斯军机在波罗的海区域的 “异常飞行” 次数达到了惊人的 142 次。   其中有 32 次进入了北约成员国的 “防空识别区”,甚至有 11 次距离北约领空不足 10 公里。   北约的 “红线预警” 更是成为了点燃冲突的导火索。   8 月下旬,北约通过驻莫斯科军事联络处传递了一则非公开通知。   这则通知中明确表示若俄军机未经报备进入领空或者拒不回应管制指令,北约有权启动 “自卫性开火” 程序。 这一表态立刻得到了波罗的海三国、波兰等中东欧国家的热烈响应。   波兰甚至还考虑修改法律,允许单边击落俄无人机。   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与泽连斯基会晤时,更是直接提出 “应击落入侵北约领空的俄战机”。   这无疑是在熊熊烈火上又浇了一桶油,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在这样的背景下,梅什科夫的警告不仅仅是一种回应,更是俄罗斯坚定立场的鲜明宣示。   他同时指出北约飞机也多次侵犯俄领空,可俄方始终保持着克制,这无疑凸显了北约政策的双重标准。   俄罗斯可不是只停留在口头警告上,9 月 5 日,俄罗斯西部军区向加里宁格勒州增派了 2 个 S-400 防空导弹营。   要知道这个区域距离波兰边境仅仅只有 60 公里,其导弹射程完全可以覆盖整个波罗的海空域。   种种行动的背后,是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大调整,北约在他们心中的危险程度正在升级。   波罗的海作为战略要地,自然是俄罗斯不容他人侵犯的前沿阵地。   面对俄罗斯的强硬态度,北约内部的分歧也愈发明显。   9 月 26 日,北约秘书长吕特表态称将以护航驱离为主,只有在必要时才会击落俄战机。   这一立场虽然得到了全体成员国的表面支持,但实际上却暴露出了内部的裂痕。   捷克总统公开呼吁采取军事回应,而德国总理朔尔茨此前则强调应避免直接军事冲突,保持外交渠道畅通。   这种分化让北约的威慑力大打折扣,也让俄罗斯看清了其 “外强中干” 的本质。   这既说明双方还无意彻底决裂,可也暗示着当前的对峙已经到了需要依靠 “底线沟通” 来避免误判的紧张程度。   这场博弈的影响如同涟漪一般,正从波罗的海向全球不断蔓延。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与中国外交部先后发出呼吁,希望双方能够保持克制,通过对话来构建欧洲安全框架。   这也反映出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担忧,从目前的局势来看,北约与俄罗斯的对峙可能会长期持续下去,但在短期内直接发生冲突的概率相对较低。   因为双方都清楚地知道一旦冲突爆发,将会带来多么巨大的代价。   这场博弈最终会走向何方,就要看双方能否在威慑与克制之间找到那一丝脆弱的平衡了。

0 阅读:42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