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金灿荣教授:如果中美在台海发生冲突,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菲律宾,这几个国家应该会以不同的方式介入。 台海真要擦枪走火,那绝不是中美单挑那么简单,美国一定会把身边一票朋友喊上台。 可这些国家表面上是帮忙,骨子里却都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有人拼地缘优势,有人抢存在感,还有人纯粹为了向华盛顿表忠心。 先看菲律宾,位置最靠前,近几年马尼拉和美国越走越近,甚至给美军开放了更多基地,其中有个小岛距台湾不过四百多公里,飞机起飞半小时就能抵台湾门口。 菲律宾的军力有限,不太可能直接出手,但能给美军提供机场、物资补给点,算是一种后勤支援,说到底他们更多是想借美国撑腰,在南海和周边多捞点好处。 而日本的角色要重得多,作为美国最核心的亚洲盟友,日本这些年在西南岛链上忙得不行,修机场、囤弹药,还在大幅增加军费,眼下已快到GDP的2%。 日本一直担心那条关键的海上能源线,一旦台海不稳,就威胁到它的命脉。 东京可能不会第一时间正面参战,但情报共享、通信协作、为美军舰船提供后勤,少不了它的身影,对日本来说,不主动参与反而更不安心。 再把视线拉远,澳大利亚和英国这种“远程助阵”就显得颇有戏剧性,澳洲地理上离得远,但和美国的战略捆绑越来越紧,不仅跟着南海“秀航行自由”,还投下重金研发核潜艇。 真要事态升级,派出驱逐舰、反潜机到附近晃一晃,大概率跑不了,一方面给美国表忠诚,一方面也希望刷点地区话语权。 英国则更像是在维持昔日的“帝国幻象”,2021年伦敦特地派航母到南海转了一圈,军事意义有限,但姿态意味十足。 作为奥库斯成员,它帮澳洲研发潜艇,如果冲突爆发,可能会再派几艘护卫舰凑数,不过英国兵力有限,而且远隔重洋,所以更多是政治表演,实际作用说不上大。 加拿大的存在感就更弱了,它偶尔跟着美国军舰穿过台湾海峡,事后媒体炒作一番,好像参与感很强。 可真到打仗,最多也就是象征性派点舰船,主要是告诉美国“咱俩关系还在”,战略层面基本没分量。 以色列的参与形式完全不同,它不会跨洋派军舰,而更可能在技术和装备上支撑美国。 比如导弹防御系统、无人机、电子战装备,甚至人工智能,都可能成为补充,以色列借此稳固与美国的战略纽带,美国则借它提升军力的质能。 这些国家的参与方式看似各有不同,但归根结底都是带着私心。 菲律宾想着借力打压,中国邻居,日本担心能源通道,澳大利亚想刷存在感,英国希望维持老牌地位,加拿大只是装装样子,以色列则捆紧和美国的合作。 热闹归热闹,实际各家算盘不一样,真要形成铁板一块很难。 问题在于,台海毕竟在中国家门口,中国不必跨洋运输,也不依赖复杂补给,军力和后勤能迅速落地。 而远道而来的国家,光是距离和消耗就是负担,再加上彼此目标不完全一致,想要完美配合难度极大,美国能喊人上场,但能否维持长久合力,就要打个大问号了。 因此,台海问题表面是美国牵头,实则是一个牵动全球的大坑。 各国介入的方式多少取决于地缘位置和国内政治考量,可最终坐在最前排的,依旧是中国和美国。 对中国来说,除了巩固家门口的军事优势,更关键的是在外交和战略上打好长期牌,确保主动权始终握在手里。 【信息来源:政委点金--金灿荣:如果中美在台海打仗,谁会选边站?】
[微风]金灿荣教授:如果中美在台海发生冲突,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
芸霄记史
2025-09-28 18:45:45
0
阅读:598
用户11xxx79
难道它们就不担心肯定伤亡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