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访英连番受辱:机场没红毯,与爱泼斯坦合照被放大投影,数千英国老百姓集体骂他“混账”当地时间16日晚上,特朗普和夫人乘“空军一号”抵达伦敦,开始上任后对英国的第二次正式访问。 2025年9月,特朗普的第二任期进入中期,美英关系表面风平浪静,却暗藏波澜。两个月前,他的首次伦敦行还收获了科技投资协议,涉及数百亿英镑的电动车电池项目,推动跨大西洋供应链重组。那次访问聚焦贸易谈判,双方签署备忘录,强调人工智能领域的联合研发,旨在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公开赞扬合作潜力,称其为“后脱欧时代的桥梁”。然而,特朗普早年对北约军费的质疑,以及退出巴黎协定的决定,在英国民间留下疙瘩。民调显示,他的支持率不足30%,许多人视其为单边主义象征。 特朗普夫妇于9月16日晚抵达斯坦斯特德机场,迎接场面远低于预期。没有象征贵宾的红毯铺开,只有水泥停机坪与仪仗队的简短列队。外交官代表首相上前握手,交换几句欢迎词,军乐队奏响传统曲目,但整个过程仅五分钟。相比上月泽连斯基访英时,首相亲自踩上红毯,伴随乌克兰国旗飘扬的隆重,这里的待遇更像例行公事。媒体捕捉到特朗普下舷梯的瞬间,闪光灯下空荡地面格外刺眼。英国外交部解释称,此为安全考量,但民间解读直指地位落差。 特朗普过去访问日本或法国,常获鲜花拱门与地毯礼遇,这次缺失凸显英美关系的微妙张力。机场外,零星抗议者已现身,手持标语质疑其贸易政策。这样的开端,不仅折射出筹备的仓促,还反映英国人对特朗普个人风格的疏离。民意调查显示,超过60%的英国人担忧其移民言论影响双边信任。这次接待虽未公开失礼,却在细节中泄露端倪,预示后续行程的波折。外交并非总靠协议维系,民间情绪往往成为隐形变量,悄然改变访问基调。 次日,车队驶向温莎城堡,数百抗议者已在草坪集结,高呼反对口号,歌词改编自流行民谣,直指特朗普的争议行为。人群挥舞标语,脚步密集踩踏地面,形成抗议浪潮。英国警方维持秩序,但场面渐趋紧张。下午,四名活动人士携带投影设备潜入外围,按下开关后,激光光束将特朗普与爱泼斯坦的旧合影投射到城堡外墙。 这样的视觉冲击,不仅搅乱行程,还放大特朗普的个人包袱。外交访问本应避开私事,可丑闻如影随形,考验领导人的危机应对。英国民间借此表达对权贵网络的不满,凸显跨国丑闻的持久毒性。 当晚,共和党在伦敦郊外宴会厅举办募捐活动,宾客讨论关税减免与投资回报。特朗普入场致谢,掌声零落。 侧门突遭闯入,数十抗议者高喊“特朗普是疯子”,扩音器扭曲声音,回荡大厅。餐桌倾倒,银器落地,保安推挤间混乱升级。抗议者分散直播,手机镜头摇晃捕捉现场。特朗普护卫护送其退场,宴会草草结束。警方清场后,厅内残留酒渍与碎玻璃。活动本旨在拉拢美籍商人,此次搅局暴露安全漏洞,也反映抗议组织的协调性。 9月17日,伦敦街头爆发大规模抗议,约5000人从地铁出口汇集议会广场,手挽横幅拉成彩墙。口号循环播放,脚步叩击鹅卵石路,警方拉起警戒线,水炮车待命。人群推进缓慢,传单分发间纸张飞舞。特朗普行程被迫改道,绕开市区,车队在郊外小巷蜿蜒。原定街头巡游取消,室内会晤成替代。官员围桌翻阅文件,协调声中夹杂叹息。抗议焦点锁定贸易把戏与移民政策,团体呼吁拒绝单边协议。媒体直播街头动态,摄影师捕捉标语细节。 这样的规模化行动,源于数月筹备,联结环保、女权等多议题。特朗普团队调整路径,避免直接冲突,但街头回音仍隐约传来。英国警方报告零伤亡,却强调资源消耗。事件虽未阻访问进程,却放大民意分歧。美英本为特殊关系,这次摩擦暴露脱欧后英国的独立姿态。抗议不只针对个人,还指向大国博弈的权力不对等。民间力量的崛起,让外交从幕后走向台前,考验联盟的韧性。
特别!报道!美国特朗普连夜宣布9月27日,美国官宣:只对特朗普进口品牌药
【24评论】【3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