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韦杰夫的警告直指美国对乌克兰冲突的深度介入,其所谓“某种武器”并非虚张声势。俄罗斯近年来持续升级战略威慑力量,包括部署“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射程2000公里,速度10马赫)和“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射程无限),这些武器系统具备突破北约反导体系的能力。俄方多次强调,若本土安全受威胁,将启动“周界”自动核反击系统(即“死亡之手”),该系统在冷战时期已部署,可在指挥链断裂时自动发射核弹。 特朗普政府近期将驻波兰美军核潜艇数量增至两艘,并计划向乌克兰提供射程370公里的AGM-158空射巡航导弹,这些动作被俄方视为直接威胁。俄外交部数据显示,2025年美对俄制裁已涉及2700家实体,冻结资产超3000亿美元,但俄通过能源出口和“去美元化”策略维持经济韧性,2025年一季度GDP同比仅下降0.5%。 从地缘博弈视角看,俄方表态折射出战略困境:既要应对北约东扩至俄边境(北约在波罗的海三国驻军超3万人),又需平衡国内反战情绪(全俄舆论研究中心数据显示62%民众反对扩大战争)。梅德韦杰夫的“隐语”实质是向西方传递红线信号——任何触及核威慑底线的行为都将引发不可控升级。 个人认为,当前俄美博弈已进入“战略试探期”。梅德韦杰夫的强硬表态既是威慑,也是为后续谈判争取筹码。但核威慑的“模糊策略”存在巨大风险,历史上古巴导弹危机曾因误判险酿核战。当前局势下,建立危机管控机制比口头强硬更具现实意义,否则擦枪走火可能引发灾难性连锁反应。
德国垮了,法国崩了,英国也开始游行了!欧洲出了什么问题?俄罗斯为什么仍然很稳?一
【2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