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一片文章,揭露了如今厮杀惨烈的国内汽车市场的订单泡沫。 其实我也感觉到奇怪,明明,经济环境在下行,很多人的消费在紧缩,消费观变得谨慎,而很多车企一发布新车,特别是二十多万三十多万,甚至四五十万的新车,人们就像买白菜一样疯狂下单,一小时甚至几分钟订单破万,然后海报如同早已经做好一般,流传于网络。 人们买车,太疯狂。 一年来,中国各种汽车还报订单量加在一起有没有“一亿辆”?这不好说,但我印象中,互联网上的汽车订单海报,确实爆了。 订车要小订,然后大定,然后锁单,可这些,似乎不像“周报”那样有来自乘联会严谨的上险数据支撑以及监督,也不像上市公司每月数据公布那样,有证监会等机构监督。 做张海报,一切都是那么容易——曾经一家新开业的餐饮店营造火爆的景象打广告,都还要真金白银请“托”来吃饭来买餐,在互联网上做订单海报,那连成本都不用花,给工作人员发点加班费就可以了(或许也不用,996嘛)。 至于海报订单量与实际交付量的差距——先管不了了,要问就是产能不够,等待时间太长用户等不了。 订单海报,要的就是广告效应,最理想的情况是,漂亮的数字一发出去,引来人们的更多的关注,从众效应下,大家还真来买车,然后,不就对上了吗? 没有作假,只是提前预判? 我曾经不理解业界极少坚决不公开订单量的蔚来,为什么放弃这样的广告机会,现在理解了——以实际交付量来坐而论道,那才是王道,一切都弄虚作假,在信息透明的现在,终会被反噬。
《经济日报》中一片文章,揭露了如今厮杀惨烈的国内汽车市场的订单泡沫。 其实我也感
苍鹰聊百科
2025-09-28 20:06:29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