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宣布了 9月27日,中国宣布要和联合国搞个新机制,叫南南发展支持机制,目的是帮着世界和平发展。 中国愿意拿出1000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但重点不只是钱,更值得关注的是,他们还要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上海搞个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这一下子就形成了"机制+中心"的双重保障,明显是要动真格地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了。 你可能听说过"南南合作"这个词,说白了就是发展中国家之间互相帮助,但这个新机制有点不一样,它不再是简单的"我给你钱,你照着做"的老套路,而是要搭建一个让大家能互相学习、分享经验的平台。 就像一位专家说的,未来的合作应该更注重知识分享和能力建设,不能光停留在给钱给物这个层面。 把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放在上海,这个选择很有深意,上海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发展的鲜活例子,从当年一个小渔村,变成今天的国际大都市,它的成长经历,不就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最佳代言吗?从这里分享的发展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可能更接地气,更容易理解。 这个机制来得正是时候,要知道,经过疫情这几年的折腾,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进度已经慢了差不多30%,最不发达国家受影响最严重。 现在这个新机制,就像是为这些国家量身打造的"发展工具包",里面装着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好办法。 比如在新能源领域,中国在光伏产业上的技术和成本控制经验,在解决数字鸿沟方面,中国的移动支付和电商模式,在城市治理上,中国的公共交通规划和智慧管理…… 这些实实在在的经验,都可以通过这个新机制和大家分享,而且不是生搬硬套,是要结合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量体裁衣"。 说到这儿,我想起一位学者说过的话,"真正的南南合作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双向学习,"这个新机制妙就妙在这儿,它既让中国能分享自己的经验,也让中国能从其他发展中国家那里学到新东西,是真正的互惠互利。 从更大的角度看,这个机制也展现了中国对联合国多边体系的支持,在现在这个动不动就"各扫门前雪"的国际环境下,能有这样的合作确实难得,这不仅仅是一种外交选择,更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说实话,我觉得这个南南发展支持机制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它改变了传统的发展合作思路。 以前国际上常见的发展援助,很多时候就是给钱、建项目,有点像"授人以鱼",而这个新机制更注重"授人以渔",着重在知识分享和能力建设上,这说明我们终于认识到,对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说,最缺的往往不是资金,而是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思路和管理经验。 中国这些年在发展上确实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比如怎么在短时间内让几亿人脱贫,怎么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基础设施网络,怎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环境……这些经验虽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万能药,但至少提供了可以参考的解决方案。 把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放在上海也很明智,上海这座城市本身就是个活教材,它经历过快速发展期的各种挑战,也正在探索绿色转型的道路,在这里谈论可持续发展,特别有说服力。 我特别欣赏这个机制的"平等"精神,它不摆出"我来教你"的高姿态,而是搭建一个平台,让大家都能发言,都能分享,在交流中各自找到适合的发展路径,这种互相尊重的态度,在现在的国际关系中显得特别珍贵。 当然,这个机制以后肯定会遇到挑战,比如怎么确保经验传授不走样,怎么避免"水土不服",怎么评估合作效果等等,但这些挑战反过来也会让机制不断完善。 说到底,这个南南发展支持机制就像是在全球发展领域播下的一颗种子,它可能不会马上长成参天大树,但它代表了一种更平等、更务实、更智慧的合作方式,在这个经常吵吵闹闹的世界里,这种聚焦共同发展、尊重各自选择的精神,或许正是我们最需要的。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文说:“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给该地区及其他地区带来了巨大的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