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没躲着,它只是没举着旗子上战场。 俄乌开战后,它没喊口号,但悄悄把豹2坦克、防空系统和上亿发子弹送到了乌克兰,金额超过350亿欧元,是欧盟里最实在的那个。 有人还在说它“不敢动”,可你去看看德国的军工厂——莱茵金属的生产线24小时运转,工人轮班赶订单,连库存都快见底了。 这不是“不敢”,是换了一种方式在扛。 汽油不够? 笑话。 德国早就不靠俄罗斯天然气了,LNG接收站一座接一座建起来,柴油自给率超过八成,连军车都在试氢燃料。 所谓“车轮转不动”,是把德国当成20年前那个依赖廉价能源的旧国家了。 现在它手里握着的,是欧洲最完整的工业链条,和一套能扛住制裁的能源新体系。 它不派兵上前线,是因为知道现代战争的胜负不在前线,而在后勤、在供应链、在情报网。 德国的情报机构和乌克兰共享卫星图像,训练飞行员,协调盟友武器转运——这些看不见的线,比坦克履带更紧地缠住了战争的命脉。 普京的战术越来越狠,不是因为德国退缩了,恰恰是因为德国没退,还越送越多。 很多人还活在“战败国不能打仗”的旧印象里,可德国早就不是那个只能低头的国家了。 它用法律、用预算、用工厂和能源转型,重新定义了什么叫“参与战争”。 它不喊“正义”,但每一份弹药都在说立场;它不举国旗,但每一条生产线都在证明决心。 真正的力量,从来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而是靠工厂的轰鸣、油罐的填充、数据的流动,一点一点攒出来的。 德国没在聚光灯下跳舞,但它在暗处,把整个欧洲的战争机器,悄悄推到了新高度。
咱们一艘076航母水平,已经远超英法俄三国的航母,甚至于和美国可以一较高下吧[
【7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