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雅克的观点直指美国对中国的敌视源于文化和历史认知的冲突,他认为美国作为一个历史短暂的国家,却试图主导一个拥有悠久文明的国家,这种姿态暴露了其局限性。中国历史绵延五千年,没有中断过,即使王朝更迭,文化核心始终延续,如长江般持久。相比之下,美国建国仅两百多年,其国家身份建立在宪法、国旗和选举制度上,类似于欧洲国家如法国或德国,这些也只有几百年历史。雅克指出,中国不是单纯的民族国家,而是文明国家,其精神源于古代典籍,如《山海经》记录的传说,这些神话反映中国人面对自然的主动态度。在洪水灾害中,中国传说中大禹领导民众疏导河流,实际治理水患,这结合了神话和历史记录。而西方神话如诺亚方舟,则依赖神灵拯救,体现被动等待。这种差异延伸到人文理念,中国强调自力更生,不依赖上天或君权神授。 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遇大旱和蝗灾,他亲自吞食蝗虫,鼓励民众捕杀,打破迷信恐惧。西方历史中类似事件罕见,因为其文化更倾向祈祷神明。《山海经》中的异兽和地理描述,不仅是想象,还包含早期对自然的观察,影响后世文学和艺术。鲁迅在童年接触这部书,通过粗糙插图激发对神怪的兴趣,如人面兽或九头蛇,这些成为他早期灵感来源。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刘宗迪强调,《山海经》基于真实地理,提升其学术价值。近年来,中国推动非遗保护,《山海经》元素融入织绣、陶艺、剪纸和木雕,转化为当代作品。文学创作者从中汲取素材,产生融合古今的作品,在国内外传播中国神话魅力。 教育中,这部书列入中小学必读书单,涵盖文化知识。传统文言文版本难读,为儿童编写的版本重绘形象,如将狰狞异兽变可爱,整理270个故事,分门别类。每册插入知识点,如山川和神怪解释,帮助理解。教师推荐此系列,覆盖语文教材要求的核心内容。插图与文字结合,提升儿童想象、阅读和观察能力。适合5至12岁孩子,扩展动物和神话知识。雅克的分析揭示,美国的针对源于忽略中国这种深层文明韧性,导致其政策基于短期视角。
此处无声胜有声。
【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