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签完字后,整个华盛顿都安静了……” 9月26日,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大

冷紫叶 2025-09-29 14:35:31

“他签完字后,整个华盛顿都安静了……” 9月26日,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大笔一挥,一道尘封44年的死刑令被强行重启!从昨天起,在华盛顿特区犯命案,最高刑罚就不是终身监禁,而是——死刑!司法部长邦迪当场表态:“该判就判,全国推广!” 8月中旬,联邦刚接管首都警察局没几小时,繁华街区就冒出了今年第100起凶杀案,33岁的男子浑身是枪伤,被发现时早没了呼吸,凶手至今还在逃。 特朗普当时就在社交媒体上炸了锅,说华盛顿的犯罪率快排到全球前列了,要是算成一个州,凶杀率得是全美第一,他骂当地政府办事不力,调查拖沓、起诉消极,还说实际情况比统计数据糟得多。 更让人闹心的是犯罪数据本身还掺着水分,《华盛顿邮报》扒出来,特区警察局说2024年暴力犯罪率降了35%,可联邦调查局的数才9%。 有举报人直接捅到国会,说警方高层经常把重罪改成轻罪凑数,连个警佐都因为揭发这事儿怕被报复,跟市政府打官司和解了。就算抛开造假的嫌疑,居民也没觉得安全。有人在街头接受采访时说,晚上出门得攥着手机随时报警,十年前根本不用这么提心吊胆。 特朗普抓着这事儿不撒手,8月底就在内阁会议上放话,要对特区所有谋杀案求死刑,说这是最有力的预防措施,没得选。他那会儿就憋着劲儿要动真格,毕竟第二个总统任期刚开锣,就职当天就签了行政令,让司法部长对重刑犯追死刑,还催着各州检察长跟上趟。 邦迪更是早就表了态,2月就发备忘录骂拜登当年给死刑犯减刑是破坏法治,要结束那个“可耻的时代”。4月份的时候,联合健康保险公司CEO被枪杀,邦迪直接放话要追死刑,明摆着是给这次的动作铺路。 签字当天,特朗普还对着记者念叨起文字游戏,说“死刑”和“首都”在英文里都是“capital”,这事儿办得特别“应景”。他拍着桌子强调,只要杀了人,尤其是杀了警察和执法人员,就得判死刑,盼着这能吓住那些想作恶的人。 白宫办公厅秘书威尔・沙夫后来透露,这份备忘录特意给邦迪和特区联邦检察官珍妮・皮罗划了重点,要求但凡证据扎实、事实清晰,就得在特区全面适用死刑。 可华盛顿的安静没持续多久,质疑声就从各个角落冒了出来,最核心的坎儿是法律,特区早在1981年就立法废了死刑,1992年公投也明确反对恢复,当地高等法院根本没权力判死刑。 就算联邦检察官能插手,要判死刑得陪审团全票同意,法律界的人跟CNN说,这在特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真正执行的概率低得可怜。特区市长鲍泽早憋了一肚子火,之前联邦接管警局就骂“令人不安”,这会儿直接炮轰这是越权干涉地方事务。 邦迪倒想得明白,直接绕开了地方法律的麻烦,她宣布要把拜登时期移出死刑犯名单的人,全挪到“超级监狱”里,余生都按死刑犯的规格看管。这步棋既打了政策擦边球,又给支持者递了定心丸,算是把姿态做足了。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事儿政治味儿比法治味儿浓,外交学院的李海东教授早分析过,特朗普这么干,一是对国内形势的判断跟往届政府不一样,二是想靠硬手段威慑犯罪,最关键的是能在选举里捞分,毕竟支持死刑的选民不在少数。 全美范围的争论更热闹,南卡罗来纳州3月份刚执行了15年来首例枪决,67岁的死囚选了行刑队而非注射死刑,当时就引发了一波伦理讨论。 有人说枪决更人道,也有人骂这是返祖行为。现在联邦要推全国性死刑,那些早就废死的州第一个不答应,民主党议员直接在国会里拍了桌子,说这是“文明的倒退”。但支持的声音也挺响亮,尤其在治安差的地区,不少民众在网上留言,说“早该这么办了,不然坏人太嚣张”。 华盛顿街头的气氛挺复杂,有人在白宫附近举着“支持死刑护安全”的牌子,也有人拉横幅抗议“用杀戮解决杀戮”。一家便利店老板说,不管政策能不能落地,至少现在敢半夜开门了,“就算是心理安慰,也比天天怕抢怕杀强”。 但更多人在观望,毕竟44年没碰过死刑,真要执行起来,光是程序就得耗个三五年,最后能不能成还是未知数。 邦迪倒是没松口,最近接受采访时还在强调“说到做到”,说司法部已经在梳理全国的重案,只要符合条件就追死刑。可法律界的冷泼冷水更现实:联邦上次执行死刑还是2003年,16年里就办了3起,现在要全国推广,光各州的法律壁垒就得拆好几年。 而且死刑这东西,从来都是两党撕咬的焦点,等下届政府换了人,政策说不定又得掉头。 特朗普不管这些,签字第二天就在集会上拿这事儿造势,说“华盛顿的安静只是开始,全美都得找回安全感”。台下的支持者喊得震天响,可镜头扫过华盛顿的街头,更多人只是默默走着路。 那份签了字的备忘录就像一块石头投进水里,激起的浪花不小,只是这涟漪能不能真的荡开,能不能让治安真的好转,没人敢打包票。毕竟死刑从来不是万能药,就像有人在网上说的,“要是数据不造假,执法能跟上,也不至于等到靠死刑来救场”。

0 阅读:0
冷紫叶

冷紫叶

感谢大家的关注